| 宣城花叠嶂,楼前族绮霞。 若非翠露陶潜柳,即是红藏小谢家。 |
| 小谢曾临郡,山应自识诗。 空余春草梦,无复敬亭碑。 暝色如相觅,秋云不受吹。 买鱼寻宿处,烟水有茅茨。 |
| 万里松州对海门,苍亭缥缈出飞堂。 东浮不碍三江下,北转无声百谷滨。 月静秋纹收白縠,天横暮色变黄银。 风流小谢千年外,解咏消愁更有人。 |
| 不识监州面,闻名似旧知。 空馀商榷恨,竟失合并时。 昔作大苏客,今观小谢诗。 西风丹旐过,一为士林悲。 |
| ... 道德千古事,斯文非一朝。 往者我不及,後生多见超。 吾党二三子,士林耸孤标。 小谢抱周易,忘言独参寥。 崔郎楚左史,二典考舜尧。 王生风雅学,谈辩秋江潮。 洒笔惊有司,小敌谓可骄。 安和摴蒱局,临关败三枭。 三生数步隔,屡赴茗碗邀。 小谢殊未来,我觉百里遥。 问之忧菽水,心虑极无聊。 |
| 康乐东山迹已东,续衣传钵不无人。 往时绛阙清都上,几岁荒山野水滨。 红药高吟须小谢,白莲胜社得遗民。 不嫌不邑来车辙,同试龙园第一春。 |
| 偶有幽人访,柴门始一开。 大颠留偈去,小谢袖诗来。 襆被嫌三宿,挑灯读百回。 惟应双屐齿,历历在莓苔。 |
| 虎豹文章非一斑,乳雉五色蜃胎寒。 天生材器各有用,相如名独重太山。 风流小谢宣城後,少年如春胆如斗。 裕陵书藁公不朽,持名铁石要长久。 |
| 曾闻鼻祖牧宣州,又见邦人送我侯。 世阅双旌相绚映,人生五马自风流。 西偏清啸独孤观,北望高吟小谢楼。 此去骅骝谙旧路,定知原隰望咨诹。 |
| 三洪文字照乾坤,小谢风流笔力存。 悟解向人难举似,见花微笑自忘言。 |
| 小谢为州不废诗,庭中草木有光辉。 一林风露世人世,更着梅花相发挥。 |
| 中秋无雨。 醉送月衔西岭去。 笑口须开。 几度中秋见月来。 前年江外。 儿女传杯兄弟会。 此夜登楼。 小谢清吟慰白头。 |
| 方国三年一合围,圜门屡战定高飞。 人如我友无青眼,天岂斯文厌紫微。 苦县老聃终遁去,敬亭小谢未须归。 丈夫谋宦非身计,荔子山前有彩衣。 |
| 江卿二皋除书下,不与寻常遣使同。 玉佩懒随小儿走,绣衣聊展丈夫雄。 剑刀俗革田秋熟,贯索芒收圄夜空。 想伴清言惟小谢,有诗毋惜寄衰翁。 |
| 玉箫吹遍烟花路,小谢经年去。 更教谁画远山眉,又是陌头风细、恼人时。 时光不解年年好,叶上秋声早。 可怜蝴蝶易分飞,只有杏梁双燕、每来归。 |
| 牡丹开尽桃花红,班笋迸林迟角丰。 两株远寄川上鸿,韩郎辍口赠楚翁。 便令剥锦煮荆玉,甘脆不道箪瓢空。 小谢旧城昭亭下,侵天筀竹溪西东。 螗蜋生後出牙茁,罗列满地争强雄。 是时楚翁所食寡,朝饭暮饭唯其充。 今来得此谓过分,一贵一贱物苟同。 |
| 东晋风流属子猷,开元峭直让韩休。 丝纶对掌惊三雋,尊酒更酬失四愁。 古道阴阴槐树老,归鸿杳杳荻花秋。 浩然诗思天涯远,月满江南小谢楼。 |
| ...来拙,所喜形骸绝得闲。 山妓村醪君莫笑,亦胜苜蓿满朝盘。 关河战国东秦地,风月南朝小谢城。 妓乐比君拈不出,溪山许我赌来赢。 真珠金线真无比,叠岭双溪亦有声。 一事与君宵壤别,板舆时从老人行。 |
| 它年同上楚江楼,花绕春城小谢州。 翻手雨云人事改,跳丸日月岁光流。 霜空暮落能鸣雁,秋水风移不击舟。 偶筑一丘邻胜隐,杖筇冲雨亦来游。 |
| 讲序尝登虎观西,玺书对罢武都泥。 前言往行推多识,细管纤锋不自携。 信史已成知有法,好诗频寄更无题。 就中醉墨人偏爱,应与南朝小谢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