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漫游三十载,屐齿晕苍苔。 两地无多里,一生能几回。 洞深龙未蛰,丹熟灶无灰。 已觉忘身世,松梢有鹤来。 |
| 五里乔松径,千年古道场。 泉声与岚影,收拾入僧房。 |
| 田园相与老,此别意如何。 更病可无酒,犹寒已自和。 高名胡未广,诗兴尚能多。 沙草东山路,犹须一再过。 |
| 东皋或巾车,西园亦飞盖。 以我方古人,两脚大自在。 |
| 矗矗南山塔,亭亭古邑标。 闲游赊积岁,共宿忆消宵。 尖出知天近,层分见木雕。 未须轮犊健,直欲便鹏摇。 |
| 德星光照斗牛野,我亦沙鸥尾凤鸾。 聚首自怜我辈在,画眉莫与世人看。 正平幸作忘年好,灵运那知入社难。 明日回头别群玉,乱山何处兀孤鞍。 |
| 殷勤雪色鹿,报我上空蒙。 老鹤三山客,苍松百岁翁。 洞云浮地出,池水与江通。 仙榼无多酌,逡巡两颊红。 |
| 福地何萧爽,真祠自杳冥。 栋梁传曩昔,草木带仙灵。 雾市朝仍合,云扉夜不扃。 天风吹玉磬,应是诵黄庭。 |
| 五色琉璃白画寒,当年佛脚印旃檀。 藕丝织出三衣妙,贝叶经传一偈难。 夜看圣灯红菡萏,晓惊飞石碧琅玕。 更闻鹦鹉因缘塔,八十山僧试说看。 |
| 粤在千峰顶,重来二月天。 雨红晴尚湿,波碧远相连。 旌旆行云里,楼台落照边。 一犁农事起,胡不早归田。 |
| 昔日登临不用扶,於今白首见麻姑。 此邦泉石何萧爽,异代神仙知有无。 七月山田红稻熟,去年尘海碧莲枯。 信知冠盖追游地,羽客相逢到日晡。 |
| 复岭逾崷崒,层崖遍屈盘。 寺当幽谷面,路指白云端。 树老苍天骨,蓝凝上帝冠。 右屏秋已冻,板屋夜多寒。 三宿孤不恋,千山远梦残。 惟悉钟动晓,西下见征鞍。 |
| 内史名题古钓台,高风凛凛势崔嵬。 晚烟杨柳垂青缕,春雨桃花点绿苔。 百尺丝纶波荡漾,一宗诗派水潆洄。 何时来借閒灯览,涤尽尘襟万斛埃。 |
| 身是光明幢,语是光明经。 光明聚不散,妙是成真形。 示现三界前,何劳问丹青。 坐断龙斗山,宝月孤亭亭。 |
| 双双鸥鸟落苍湾,点点征帆返照间。 多病久无钟鼎梦,忘机长伴水云閒。 江心古寺入图画,烟际好山如髻鬟。 踏月归时闻短笛,津头知有钓舟还。 |
| 渔舟容易入春山,仙家日月闲。 绮窗纱幌映朱颜,相逢醉梦间。 松露冷,海霜殷。 匆匆整棹还。 落花寂寂水潺潺,重寻此路难。 |
| 路突亭依石,林凹渚见沙。 嵚危几岣嵝,深蔚似琅琊。 客仙惊寒思,僧闲忘岁华。 两窗风露影,一树枇杷花。 |
| 农事春郊闵雨时,乞灵奔走宝公祠。 炉中沉水才三祝,天外油云已四垂。 蔌蔌通宵茅屋冷,青青破晓麦田滋。 更祈三日滂然泽,大作丰年遍海涯。 |
| 拂晓旌幢远访真,洞中和气一番新。 争迎谢守同游客,尽是方平旧会人。 山峭亭台多占月,地灵风物只知春。 清欢何必笙簧助,自有红泉碧涧邻。 |
| 捲上疎帘莫放垂,迎眸景色自淋漓。 有云更觉千山秀,不雨争知万壑奇。 古道经行尽遗迹,群贤风度想当时。 奚囊莫怪新篇少,应接山川不暇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