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山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
    《游鼓灵源洞》

    郡楼瞻东方,岚光莹人目。
    乘舟逐早潮,十里登南麓。
    云深翳前路,树暗迷幽谷。
    朝鸡乱木鱼,晏日明金屋。
    灵泉注石窦,清吹出篁竹。
    飞毫划峭壁,势力勿惊触。
    扪萝跻上峰,大空延眺瞩。
    孤青浮海山,长白挂天瀑。
    况逢肥遯人,性尚自幽独。
    西景复向城,淹留未云足。
  • 2
    [明]

    《奉同衡翁太史诸公游子慎四首》

    始觉花源近,还经药畹深。
    石状留醒酒,玉洞待鸣琴。
    复径迷难出,穿云不易寻。
    只应余冻雪,六月自阴森。
    ¤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寻桂南至崇寿院因往灵三首》

    山头籐断空垂子,亭下泉荒不满池。
    老衲坐来知敬客,南音犹记鬼仙诗。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题南屏兴教寺清旷楼,赠择讷律师》

    清旷楼中夕眺间,落晖残雨两生寒。
    楼中占尽南山了,更占西湖与北山。
  • 5
    [宋]

    《泊小姑

    楚山屹两姑,我见乃其稚。
    闻名诗卷音,识面客舟次。
    玉刻极端丽,簪植瞑苍翠。
    娟月上天角,相与诧妩媚。
    怒风将我西,未憗卜晚憩。
    山足舟可舣,山木缆可系。
    山外正风波,独此佳食寐。
    断知有神物,主此胜绝地。
    明朝捐行橐,可无答神赐。
    白鹅雪为肪,绿蚁香馥鼻。
    舟稳风又熟,无乃契神意。
    未暇访彭郎,辞费辨非是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和遗呈太倪布真人》

    江右书生枉白头,杖藜始得北山游。
    手摩红日登三观,袖拂黄埃看九州。
    及下诚明真气貌,方知岁月老春秋。
    更须梓就诸公什,焰焰声名万古留。
  • 7
    [明]

    《奉同衡翁太史诸公游子慎四首》

    仙路披林入,星桥接汉通。
    蒲萄新绿涨,<虫帝>蝀欲飞虹。
    海鹤鸣花外,山鸡舞镜中。
    清商移小部,明月几回同。
    ¤
  • 8
    [明]

    《奉同衡翁太史诸公游子慎四首》

    飞褴凌丹蹻,雕轩俯碧漪。
    晴峰浮倒影,烟柳漾轻丝。
    翡翠低还掠,鸳鸯住不疑。
    接?何必整,纶钓许相随。
    ¤
  • 9
    [宋]

    《曲尺云居寺》

    循溪上坡坨,溪亦因山曲。
    行尽高深处,招提隐山腹。
    往者灰烬馀,白塔但孤矗。
    十年闹斤斧,有此千间屋。
    阿师笑相语,异事子当卜。
    今日钟报客,振响非人触。
    病悴优婆塞,归梦到松菊。
    诸圣惠三昧,警我烦恼毒。
    卧听夜雨喧,起看晓云族。
    去路犹恐迷,主人费斋粥。
  • 10
    [宋]

    《望晼马上作》

    恆天青郁郁,千峰互崷崒。
    放马倚长崖,烟云争吐没。
    远疑嵩华低,近岂潜衡匹。
    奚为鲜眺览,过者辄仓卒。
    吾将凌其巅,震荡睨溟渤。
    旁行告予言,世孰於此忽。
    邃深不可俯,储藏尽妖物。
    踊跃狼虎群,蜿蜒蛇虺窟。
    惜哉危绝山,岁久沉汨没。
    谁将除茀涂,万里游人出。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得请还元规远迓遂成颂》

    喜见石浑沦,忘言意独真。
    还寻石桥约,一洗客京尘。
    香篆丹炉静,诗篇彩笔新。
    高霞不狐映,携手洞门春。
  • 12
    [宋]

    《仙都

    鼎湖不可见,巍然但孤峰。
    特立亘万古,气压诸山雄。
    黄帝久得仙,游行跨飞龙。
    至今世俗传,尚指辇路通。
    颇如升天桧,追求白鹿踪。
    常言贵荒唐,厥见真儿童。
    雇惟此山奇,实宜仙所宫。
    水声来冷风,和以成本松。
    客枕久未稳,笙箫满虚空。
    颇疑九成音,不在二典中。
    全恐蚩尤旗,晔晔舒长虹。
    虽能独不死,忍视斯民穷。
    君看涿鹿战,...
  • 13
    [明]

    《奉同衡翁太史诸公游子慎四首》

    峰色含青黛,池光叠翠纹。
    浴沂修故事,袚禊枉贤群。
    絮暖鱼吹雪,香飘蝶坠云。
    石栏春昼永,碧砌午风薰。
  • 14
    [宋]

    《叶子右史父宣义挽章二首》

    经笥深无底,高谈一座倾。
    置身初濩落,有子晚光荣。
    命服乡闾贺,安舆里巷迎。
    风枝何不定,忽忽到佳城。
  • 15
    [宋]

    《叶子右史父宣义挽章二首》

    诸父乌衣集,公时预往还。
    凉秋同出郭,胜日共寻山。
    电掣流年速,舟移古岸閒。
    又成丹旐去,衰涕不胜潸。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《送可师归西兼简法华无证》

    半世几离合,翛然无住身。
    又为一去客,元是再来人。
    野宿风鸣雪,江行梅破春。
    两翁如问我,为话鬓毛新。
  • 17
    [宋]

    《避地中和杨推夜寒韵二首》

    浮生等萍汎,前事总花虚。
    橘外访四皓,林间逢二疏。
    溪山数茅屋,天地一蘧庐。
    怕有桃源路,相期更卜居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避地中和杨推夜寒韵二首》

    山藏皇恐色,溪诉不平声。
    落叶啼猿怨,危枝宿鸟惊。
    林疏风四面,霜冷月三更。
    酒醒愁无寐,烧松炙到明。
  • 19
    [宋]

    《中元日晓登碧落堂,望南北二首》

    节里少公事,底忙起侵晨。
    望秋怯残暑,及此东未暾。
    登山俯平野,万岳皆白云。
    身在白云上,不知云绕身。
  • 20
    [宋]

    《闻越僧灵皎游天竺因而有寄》

    天竺秋重入,招提隔翠林。
    几回闻桂子,无复隔山阴。
    峰晓云衣破,溪寒石色深。
    扪萝诸胜概,孤病负同寻。
相关字典
相关词典
范文 | 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