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十年曾记此来游,有策中原一战收。 蒲柳易凋嫌势去,金汤无用卒和休。 非风仿佛鸣刁斗,缺月参差照敌楼。 庙食封侯何日事,不堪老马又滁州。 |
| 惟彼子之,锡伯斯思。 与贤并进,得圣而师。 彬彬雅道,翼翼令仪。 上目至言,庙食不隳。 |
| 欲向津头问镆铘,一潭秋水漫烟霞。 画屏对客景藏景,芳树压溪花照花。 有策廷争惭贾谊,无功庙食笑张华。 夜深霹雳轰双剑,惊起延平十万家。 |
| 祥符盛际,二鄙正休兵。 瑞应满寰瀛。 东封西祀鸣銮辂,从幸见升平。 仙游一去上三清。 庙食享隆名。 寝园松柏秋风起,箫吹想平生。 |
| 倚石为城竟是痴,春风秋雨柰何其。 山容似铁犹能改,世事如棋未可知。 庙食孙郎馀草莽,龛灯弥勒賸流离。 相逢一笑真难得,把笔赓诗记此时。 |
| 一门子孝更臣忠,庙食分明百世功。 任是清虚亡晋室,只留卞壶在江东。 |
| 怒涨争茅笑,安流节斗门。 行苗存水则,缩板护河源。 士李昔陈义,守奚能听言。 便当生庙食,禾熟赛鸡豚。 |
| 占断烟波七里滩,渔蓑轻拂汉衣冠。 高踪磨出云涯碧,清节照开秋水寒。 泽国几家供庙食,客星千载落云墩。 我来亦有沙洲兴,愿借先生旧钓竿。 |
| 百战收功老故山,寒溪怒涌白沙泉。 云台不与四七将,庙食何传千万年。 香冷谁能燃汉火,水流空自溉吴田。 愚民不识前朝事,浪说神能驾铁船。 |
| 烈士可庙食,么麽可悲夫。 誓心报荆郢,忍耻适江吴。 功成期牖下,旋闻赐属镂。 楚邦乃怨耦,宿愤向已摅。 涛江厌波神,魂魄游故都。 存亡两陈迹,无用愧包胥。 |
| 苻秦亲自到淮淝,真有回山倒海威。 只遣八千精锐去,能令百万败亡归。 虽从太傅求方略,要是将军识事机。 庙食如今知几岁,英风隐隐动窗扉。 |
| 安刘事固异危刘,相去英雄二百秋。 火德方中徒僭帝,星营何陨遽亡侯。 草庐龙去存吴恨,陛戟蛙狂遗汉羞。 成败不同俱庙食,宁非霸业结偏州。 |
| 晓入荒蹊陟断冈,多年庙食白龙王。 要添溪上半篙水,不远山中一瓣香。 灌木云昏旌斾出,高田土渴桔槹忙。 莫疑栖隐无深洞,且得随车雨送凉。 |
| 善教邈无迹,其流在民心。 君看鲁太师,庙食犹至今。 岂如文俗土,朱墨坐浮沉。 趋营止目前,不顾患害深。 去汉馀千载,此弊竟相寻。 我行道祠下,感激为悲吟。 不见田雉驯,啼鸦空满林。 |
| 贤者傥畏死,世论终不公。 古若不置死,何藉诛妖凶。 荆舒底奸鬼。 庙食丘轲同。 举世知其非,嗫嚅不敢攻。 著书斥日录,独一陈了翁。 祸至裂宇宙,板荡中原空。 笔削讨厥罪,乃在乾淳中。 我读四朝史,方知天听聪。 |
| 烈士生不遇,栖栖为旅人。 英魂死不没,凛凛为明神。 明神受帝命,庙食福我民,牲酒可足言,压抑姑少伸。 火旱千里赤,与人下雷雨,降水不反壑,谈笑出平土。 善人锡之福,奸伪亦击汝。 岂若世上人,吞声气如缕。 |
| 朱家族裔甲龙舒,循吏清名史特书。 止为啬夫恩所部,至今庙食盛乡闾。 舍人曾赋严公濑,季子方题仲举舆。 但向棠阴增蔽芾,桐乡今却在桐庐。 |
| 昔日三郎骑尔祖,庙食太山可辛苦。 后来崎岖蜀栈间,弃置龙媒复亲汝。 深山古木雪漫漫,险途十步九步艰。 纲头{左口右句子}嘱勿损折,要尔助军身补官。 |
| 隋氏一宇内,三将皆勇夫。 贺公活以累,杨素死有诛。 贤哉韩柱国,身与功名俱。 庙食垂后世,祀典诚有诸。 荒忽临终言,遂此惑庸愚。 |
| 庖烟起处认孤村,天色清寒不见痕。 车辋湖边梅溅泪,壶公祠畔月销魂。 封强尽是春秋国,庙食多怀将相恩。 试问李斯长叹後,谁牵黄犬出东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