绰约彤霞降紫霄。 是仙子风标。 湘裙明佩响琼瑶。 散馥郁、暗香飘。 小春十月寒犹浅,妆粉弄梅梢。 秦楼风月待吹箫。 舞双鹤、醉蟠桃。 |
晓日彤墀,春风黄伞,天颜咫尺清光。 恩袍初赐,一时玉质金相。 济济满廷鵷鹭,月卿映、日尹星郎。 鸣鞘绕,锦鞯归路,醉舞醒狂。 追随宝津琼苑,看穿花帽侧,拂柳鞭长。 临流夹径,参差绿荫红芳。 宴罢西城向晚,歌呼笑语溢平康。 休相恼,争揭疏帘,半出新妆。 |
翠叶彤竿已占先,湘云千叠势争翻。 野夫不识天人面,知是虞皇第几元。 |
归来厩马踏堤沙,回首彤楼路渐赊。 遥想禁门金锁合,一庭月浸紫薇花。 |
建邺春江水拍天,趁潮先发六宫船。 何时彤笔严清禁,缥缈金铺生瑞烟。 |
畴昔熙宁盛,远同麟趾时。 内敦勤俭德,阴辅太平基。 余烈光彤史,追荣备母仪。 遗民怀永裕,箫鼓不胜悲。 |
所天之托半途蹉,刚把初心与岁磨。 家法子孙多令器,门风文武两殊科。 犹余三釜似荣矣,未拜五花如命何。 自有彤编为不朽,断机那枉费工夫。 |
粹钟衡岳诞吾师,大九彤廷赐紫衣。 青简篆文穷妙绝,碧云诗句入玄微。 降龙钵里无尘染,回雁峰前有梦归。 他日好同莲社约,逸眠禅坐两忘机。 |
孝娥何意要垂名,重在天伦一命轻。 若订汉家彤史传,淳于公女尚偷生。 |
纯衣黄冕历星辰,白马彤车一百春。 莫道茅茨无复见,古今时有致尧人。 |
笄珥初归室,缫纫共起家。 清风依玉树,和气茁兰芽。 送子归黄壤,收名入白华。 大书彤史上,谁谓过于夸。 |
金阙深深,正夏日初长禁柳青。 祥烟纷簇,红云一朵,飞度彤庭。 千妃随步处,觉薰风、微拂觚棱。 天颜喜,向东朝长乐,献九霞觥。 分明。 西崑王母,来从光碧驾飞軿。 为言今日,金仙新浴,共庆长生。 捧桃上寿,天一笑、赐宴蓬瀛。 沸欢声。 道明朝前殿,又祝椿龄。 |
蚤兆于凤卜,来嫔驷马车。 夫君宜竹帛,子舍各诗书。 露薤丹旌举,风杨组帐虚。 空余彤管训,他日照乡闾。 |
初见彤庭赐履双,便参东阁寄南邦。 时闻正论除疑网,每读高辞折慢幢。 陈迹欲寻无复日,旧恩思报有如江。 风流今见佳公子,投老心旌一片降。 |
世载河山誓,门无恩泽侯。 公桑空趼馆,仙药阻蓬邱。 悯册藏幽壤,哀笳咽素秋。 后宫彤管在,千古纪徽猷。 |
贞烈过男子,当于简册求。 剪鬟众宾款,断臂六臣羞。 防墓铭旌远,泷冈宰树秋。 可怜彤管废,史笔未曾收。 |
汉家传洛欣,楚俗泛兰泉。 玉液初颁酒,金盘屡击鲜。 珥彤寻竹御,倾盖集芝廛。 锦羽翻晴旭,霞英落暖烟。 雅音和舜乐,睿泽洽尧天。 更听承云曲,同歌在镐年。 |
江上一山横,偶来同住。 山北山南共来去。 今朝何事,目送征鸿轻举。 可堪吹不断,梨花雨。 千里莫厌,重霄云路。 飞下彤庭伴鹓鹭。 柴骝乌帽,看尽章台风絮。 故人应问我,今何处。 |
始托得其地,中伤乖所天。 心犹持七戒,教不废三迁。 大本中孚卦,繁文内则篇。 区区彤史笔,未足远其传。 |
赤城古洞天,彤霞照山谷。 烂烂九光垂,余辉借草木。 伊予有个疾,企望常不足。 待与马练师,耘芝灌松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