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小溪蓬底湖风重。 吹破凝酥动。 一枝斜映庾门深。 冷淡无言香泛、月华清。 已经轻瘦谁为共。 魂绕徐熙。 耻同桃李困春容。 肯向毫端开发、雨云中。 |
| 天然标格。 不问青枝和绿叶。 仿佛吴姬。 酒晕无端上玉肌。 怕愁贪睡。 谁会伤春无限意。 乞与徐熙。 画出横斜竹外枝。 |
| 诗绛彩娇春,苍筠静锁,掩映夭姿凝露。 花腮藏翠,高节穿花遮护。 重重蕊叶相怜,似青帔艳妆神仙侣。 正武陵溪暗,淇园晓色,宜望中烟雨。 暖景、谁见斜枝处。 喜上苑韶华渐布。 又似瑞霞低拥,却恐随风飞去。 要留最妍丽,须且闲凭佳句。 更秀容、分付徐熙,素屏画图取。 |
| 牡丹酴醾送春归,南风亦复吹戎葵。 青女不瘦芙蓉肌,雪中山茶火争辉。 此开彼落相背驰,安得坐隅皆见之。 剑南老人来解衣,好手不免如徐熙。 萧然四幅十二枝,规模一出众史卑。 妙处天授非人为,右军字画少陵诗。 后来纵好难并驰,传观左右识者谁。 爱画入骨一痴,惜哉不犹坡谷题。 何妨扰扰俗眼疑,秀野前后花成帷,按图求之君自知。 |
| ...暑殿,黄门侍立才人见。 银钩洒落金花牋,牙床磨试红丝研。 同时书画三万轴,大徐小篆徐熙竹。 御题四绝海内传,秘府毫芒惜如玉。 君不见建隆天子开国初,曹公受诏行扫除。 王侯旧物人今得,更为西天贝叶书。 |
| 崇桃秾李亦不恶,一笑海棠尤可人。 徐熙赵昌俱骨朽,翠袖卷绡谁写真。 |
| 桃花夭红竹净绿,春风相间连溪谷。 花留蜂蝶竹有禽,三月江南看不足。 徐熙下笔能逼真,茧素画成才六幅。 萼繁叶密有向背,枝瘦节疏有直曲。 年深粉剥见墨纵,描写工夫始惊俗。 从初李氏国破亡,图书散入公侯族。 公侯三世多衰微,窃贸担头由婢仆。 太学杨君固甚贫,直缘识别争来鬻。 朝质绨袍暮质琴,不忧明日铛无粥。 装成如得骊颔珠,谁能... |
| 梅太酸寒兰太清,海棠方可入丹青。 赵昌骨朽徐熙死,谁写春风上锦屏。 |
| ...翻云光。 手披横素风飞扬,长林巨石插雕梁。 清江白浪吹粉墙,异花没骨朝露香。 〈徐熙画花,落笔纵横。 其子嗣,以五色染就,不见笔迹,谓之没骨。 蜀赵昌盖用此法耳。 〉挚禽 |
| 休论驼背锦模糊,且试腰间金仆姑。 边头可是怜侬辈,忽作徐熙雪雁图。 |
| ...未知似否,人人有眼谁可欺。 譬之禅宗要透脱,恋恋祖佛宁非痴。 作诗点出未来眼,一扫徐熙与郭熙。 |
| 我无锦绣肠,而居锦绣谷。 春风二三月,山花名踯躅。 芳鲜照寒涧,窈窕映修竹。 化工亦耐事,造物能委曲。 不知几猩唇,贷此色可足。 看久直欲燃,况乃手未触。 杖藜两幅巾,人物俱惊俗。 方观笔端妙,更对杯中醁。 念昔嵩少步,千层上云麓。 政似徐熙图,写生开百幅。 怀归阻兵火,梦想如在目。 会当返升平,柴车驾黄犊。 |
| ...骢照夜白,正侧各畜意。 系衣穿裤靴,坐立皆厩吏。 精神宛如生,于腮复穿鼻。 梅鸡徐熙画,竹间寒雀睡。 逸少自写真,对镜绝相类。 数本失姓名,古胡并老骥。 山水树石硬,荆关艺能至。 巨然李成者,落笔愈奇异。 人物张僧繇,虽传恐非是。 其余又莫究,模拾似未备。 周秦已来书,行草楷篆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