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欲识当年泣鬼神,诗皆绢妇与虀辛。 洗空千古无凡马,称到於今有几人。 肯与齐梁充后乘,只应苏李是前身。 丰碑更著最佳处,传示宜过一万春。 |
| 闻君寻野寺,便宿支公房。 溪月冷深殿,江云拥回廊。 然灯松林静,煮茗柴门香。 胜事不可接,相思幽兴长。 |
| 闻道乘骢发,沙边待至今。 不知云雨散,虚费短长吟。 山带乌蛮阔,江连白帝深。 船经一柱观,留眼共登临。 |
| 崇兰香死玉簪折,志士吞声甘徇节。 忠荩不为明主知,悲来莫向时人说,沧浪之水见心清,楚客辞天泪满缨。 百鸟喧喧噪一鹗,上林高枝亦难托。 宁嗟人世弃虞翻,且喜江山得康乐。 自怜黄绶老婴身,妻子朝来劝隐沦。 桃花洞里举家去,此别相思复几春。 |
| 使君慕丘祷,用志端不分。 天高听甚卑,深知使君勤。 立致楚东雨,如开衡岳云。 赖此苗尽活,不然尪可焚。 |
| 楚客秋多兴,江林月渐生。 细枝凉叶动,极浦早鸿声。 胜赏睽前夕,新诗报远情。 曲高惭和者,惆怅闭寒城。 |
| 对酒心不乐,见君动行舟。 回看暮帆隐,独向空江愁。 晴云淡初夜,春塘深慢流。 温颜风霜霁,喜气烟尘收。 驰馹数千里,朝天十二楼。 因之报亲爱,白发生沧洲。 |
| 文章似锦气如虹,宜荐华簪绿殿中。 纵使凉飙生旦夕,犹堪拂拭愈头风。 |
| 姑苏东望海陵间,几度裁书信未还。 长在府中持白简,岂知天畔有青山。 人归极浦寒流广,雁下平芜秋野闲。 旧日新亭更携手,他乡风景亦相关。 |
| 进酒彤闱盏未乾,春怀元老在长安。 双壶犹带崤山雪,一酌能消塞北寒。 好是弟兄同受赐,更邀宾客共交欢。 逡巡若遇头纲品,感激方明壮士肝。 |
| 已成霖雨慰黎蒸,圣主斋居尚穆清。 奏许正朝仍玉食,尽回喜色见民情。 衣篝不惜添梅润,签帙从堆乱叶声。 要雨雨来天便许,不须更卜白鼍鸣。 |
| 夕月吐澄明,阴云净如扫。 空庭引天翠,爽气生怀抱。 家近御桥头,因为桥畔游。 倚栏波上影,不共水东流。 思归此清液,何处是江楼。 四望远寂历,微风动飕飀。 观阙垂万象,山河趋九州。 壮哉帝王宅,顾我一蜉蝣。 富贵非可取,田园今向秋。 明当拂衣去,试与问扁舟。 |
| 几年乌府内,何处逐凫归。 关吏迷骢马,铜章累绣衣。 野亭山草绿,客路柳花飞。 况复长安远,音书从此稀。 |
| 崔嵬缯阙倚云梯,三叠鸣笳引夕鼙。 使范雄严天意悦,瑞氛斜日紫垣西。 |
| 太液波才绿,灵和絮未飘。 霞文光启旦,珠琲密封条。 积润涵仙露,浓英夺海绡。 九阳资造化,天意属乔繇。 |
| 群玉中天府,珍图绿错文。 丛楹开禹穴,宝画烂尧云。 万牒真行辨,千题甲乙分。 圣心尊世烈,披玩不知勤。 |
| 貂冠朝彩振,乌署晓光分。 欲啸迁乔侣,先飞掷地文。 庭虚麦雨润,林静蕙风薰。 嵇驾终难仰,梁凫且自群。 |
| 紫禁鳌山结翠斿,升平故事雅宜修。 春回九陌风仍暖,月出千门雾乍收。 烟火楼台疑化国,高明世界正宸游。 何人不傍宫墙听,天乐泠泠在御舟。 |
| 京城在处闲人少,唯共君行并马蹄。 更和诗篇名最出,时倾杯酒户常齐。 同趋阙下听钟漏,独向军前闻鼓鼙。 今日春明门外别,更无因得到街西。 |
| 春来饶梦慵朝起,不看千官拥御楼。 却著闲行是忙事,数人同傍曲江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