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嘿尽知天下事,片言常得古人心。 千年成败兴衰迹,只向忠邪两路寻。 |
| 网罗一代史编成,得失忠邪已熟评。 往鉴在前浑不顾,却依戚党幸功名。 |
| 逆孽滔天乱大伦,忠邪淆杂竟何分。 欲知二圣巍巍力,止在浯溪一首文。 |
| 短发萧萧老日侵,遗编未敢废研寻。 薰莸理欲迷通义,衮斧忠邪害恕心。 笃信圣贤常事左,稍知治乱每忧深。 人生有腹当盛酒,谁遣吾侪著古今。 |
| 梧风萧瑟雨初晴,凉入书堂夜气清。 耿耿兰膏照千古,迟迟莲漏转三更。 力於兴废应难助,气为忠邪几不平。 掩卷长嗟方就枕,窗前咿喔又鸡鸣。 |
| 务创西都弊,宁知此一时。 忠邪争愤嫉,基业竟陵迟。 岂曰忘五就,哀哉逢百罹。 严陵亦同趣,始盛及终衰。 |
| 孔明孟德两驰驱,三国人才信有馀。 未肯草庐终此世,不知精舍读何书。 木牛古不傅遗法,铜雀今成一废墟。 毕竟忠邪天不识,当年成败复何如。 |
| 风雨澒洞吞孤村,读书拥褐不出门。 历观忠邪见肝肺,直与治乱穷根原。 博岩之野感帝梦,此事难以今人论。 危冠长剑一见用,万里耕桑吾道尊。 |
| 清秋缓辔马如云,论定忠邪黑白分。 湘水传呼新刺史,霸陵改观旧将军。 平生孤节人难到,自此一番名愈闻。 定有诏书催入觐,不劳下担楚江濆。 |
| 清秋缓辔马如云,论定忠邪黑白分。 湘水传呼新刺史,霜陵改观旧将军。 平生孤节人难到,自此一番名愈闻。 定有诏书催入觐,不劳下担楚江濆。 |
| 生死忠邪未易穷,其如国脉是非中。 谁知刺骨翻为福,不念捐躯有此忠。 一日太阿归跋扈,百年黄钺授奸雄。 不然彼亦何为者,敢肇后端起邺宫。 |
| 赵氏源流自副枢,至公清节亢门闾。 绪门犹接淳熙际,亲擢何惭庆历初。 班马定为廉吏传,韩欧无责谏臣书。 可怜衮斧忠邪学,仅向甘泉扈属车。 |
| ...,荣枯那等夷。 茫茫天地意,无乃太无私。 小人与君子,用置各有宜。 奈何西汉末,忠邪并信之。 不然尽信忠,早绝邪臣窥。 不然尽信邪,早使忠臣知。 优游两不断,盛业日已衰。 痛矣萧京辈,终令陷祸机。 [箫望之、京房等]每读元成纪,愤愤令人悲。 寄言为国者,不得学天时。 寄言为臣者,可以鉴于斯。 |
| 祖后昔尊御,忠邪初混茫。 诐行扬于庭,直词招自旁。 尽锄新法秽,远拯疲民康。 白头失路者,冠服煇以煌。 尤工抑外家,减官卑轮箱。 累然两孤侄,赋禄上团防。 赐书课熟读,敛衽常敬庄。 盘筵化蒲苋,歌舞讳姬姜。 堂开瞰远野,惟见条山苍。 不知天何意,反掌异存亡。 何人致颠覆,使我同披猖。 胡云半点黑,汴水千里黄。 飘萧离宫殿,... |
| 搆虚为实尽枝辞,直道公心自不欺。 众口铄金虽可畏,三人成虎我犹疑。 忠邪所赖圆穹鉴,通塞须凭大衍推。 况是圣神方烛理,深冤终有辨明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