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犹恨溪堂浅,更穿修竹林。 高人不畏虎,避世已无心。 隐几颓如病,忘言兀以喑。 茅茨追上古,冠盖谢当今。 晓梦猿呼觉,秋怀鸟伴吟。 暂来聊解带,屡去欲携衾。 湖上行人绝,阶前暮雪深。 应逢绿毛叟,扣户夜抽簪。 |
| 贞观得奇士,子孙宅荆土。 一家五百口,六世同所处。 |
| 殊方节序漫相亲,又见春灯照眼新。 秦苑烟花三辅梦,梁州风俗隔年身。 千门宛转迎华月,九陌逶迤起暗尘。 淮海路迷何所处,孤城深锁独愁人。 |
| 寓形天宇间,一枝慎所处。 到眼无溪山,堆胸自尘土。 陈子作舫斋,端能世外趣。 笑傲风波境,恬无风波虑。 循本鱼可观,灰心鸥自舞。 风景虽可人,公乎聊四顾。 纷纷逐末流,谁援沉迷苦。 吾事在济川,慎勿五湖去。 |
| 朝日载升,薨薨伊氓。 于室有绩,于野有耕。 于途有商,于边有征。 天生斯民,相养以宁。 嗟我何为? 踽踽无营。 初孰与我,今孰主我? 我将往问,安所处我? |
| 于世已无用,何苦爱读书。 自笑身许大,所处如蟫鱼。 编简补断烂,卷轴收残余。 又锁十余箧,作数随行书。 |
| 呜呼死生,如一旦暮。 达观其大,等视来去。 如古之圣贤,所谓曳杖山木之歌,启手渊冰之语,其皆超然知所处矣。 手泽之存,慨其孺慕。 赞诗不文,以配陟岵。 |
| 子抱风云志,吾同笔砚游。 众皆尊大手,老尚客诸侯。 清逼双溪水,句涵三洞秋。 俭僚非所处,有路在瀛洲。 |
| 虐焰熏天,而公以勺水欲救其燎原。 观公之帖,虽久别之一见,亦将以归之时数之自然。 胸中所处者素定,宜其敢于撄豺之锋,而吐天下之公言也。 |
| 曹公初见奇,直以子房许。 制胜算无遗,斃袁而诛吕。 意见稍有乖,几欲置鼎俎。 朝端存正论,九锡胡不取。 本安固难依,奸雄恶可辅。 初年歼击德宜,继又族文举。 嗜杀其如斯,大夫可以去。 见几奚不早,一死昧所处。 既不为夷齐,又不为伊吕。 徒抱忠贞心,遗憾亘千古。 |
| 天官惟将相,位号著璇霄。 所处皆颛面,攸司共正朝。 极星安正宁,列宿俪群僚。 号令三光动,吹嘘二气调。 何参言辅汉,稷契正裨尧。 盛旦群龙进,乾符已上昭。 |
| 先出也衣絺紵。 后出也满囹圄。 吾今见民之洋洋然。 东走而不知所处。 有人自南方来。 鮒入而(左鱼右见)居。 使人之朝草国为墟。 殷有比干。 吴有子胥。 齐有狐援。 己不用若言。 又斮之东闾。 每斮者经吾参夫二子者乎。 |
| 虫有报雨蛙,竹树能攀援。 青褐随所处,肤如凝脂鲜。 长颈而方颔,顾盼升高颠。 久晴初得雨,清声满林园。 红蕉映白日,碧苇覆清泉。 幽居乐清净,饮露如风蝉。 俯视蝦蟆辈,迥然异凡仙。 能鸣复善晦,所贵身名全。 |
| 嗷嗷鸣雁鸣且飞,穷秋南去春北归。 去寒就暖识所处,天长地阔栖息稀。 风霜酸苦稻粱微,羽毛摧落身不肥。 徘徊反顾群侣违,哀鸣欲下洲渚非。 江南水阔朝云多,草长沙软无网罗,闲飞静集鸣相和。 违忧怀息性匪他,凌风一举君谓何。 |
| ...,往往输巫醫。 前后十数辈,身没名已隳。 独有许希者,蕴蓄何瑰奇。 始自下蔡来,所处尤喧卑。 西市三十年,汩汩无人知。 一朝仗至艺,骤登文石墀。 三鍼愈上疾,神速不移时。 酬以六尚官,著藉通端闱。 旌以三品服,佩紫垂金龟。 于时称谢毕,西向复陈仪。 当宁惊且问,历历宣其辞。 臣传扁鹊术,遇主今得施。 特此一展谢,臣心不自私... |
| ...尽,万里遥遥行役苦。 我生不辰逢百罹,求仁得仁尚何语。 一死鸿毛或泰山,之轻之重安所处。 妇女低头守巾帼,男儿嚼齿吞刀锯。 杀身慷慨犹易免,取义从容未轻许。 仁人志士所植立,横绝地维屹天柱。 以身徇道不苟生,道在光明照千古。 |
| 明月不可涴,有时障氛霾。 芙蕖生淤泥,岂必所处佳。 老子苦炼藏,释氏多遣排。 如欲尽物累,自古谁好怀。 |
| 山林与城阙,事物不相对。 唯闻秉道义,所处无内外。 趋烦而毁静,此理乃俗辈。 昔有天下贤,喜得名笔会。 买粉涂南墙,松石生屋内。 石怪如舂涛,松偃如起籁。 画来二十年,数偶未辄爱。 罕亲戚按颜,但睹抱犊背。 虽当省闼严,晦昧欲何赖,今逢茂陵人,独唱亦豪迈。 |
| 楚人少井饮,地气常不泄。 蓄之为惠泉,坌若有所折。 泉源本无情,岂问浊与澈。 贪愚彼二水,终古耻莫雪。 只应所处然,遂使语异别。 泉傍地平衍,泉上山嵽嵲。 君子慎所居,此义安可缺。 古人贵言赠,敢用况高节。 不为冬霜干,肯畏夏日裂。 泠泠但不已,海远要当彻。 |
| ...,安识嫱与嫫。 是非两弃绝,幸免祸患俱。 况吾二三友,襟抱达者徒。 所营既同方,所处又比闾。 惟吾廷老生,宛在城北隅。 北隅虽云远,跨马亦须臾。 季冬阴气凝。 风力利石砮。 从今雪花落,径往不待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