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舟惯听浪淘声,昨天危沙今日平。 唯有江豚吹白浪,夜来还抱石头城。 |
老渔翁,一钓竿。 靠山崖,傍水湾。 扁舟来往无牵绊,沙鸥点点轻波远,荻港潇潇白昼寒。 高歌一曲斜阳晚,一霎时波摇金影,蓦抬头月上东山。 |
峡雨濛濛竟日闲,扁舟真落画图间。 便将万管玲珑笔,难写瞿塘两岸山。 |
一蓑一笠一扁舟,一丈丝纶一寸钩。 一曲高歌一樽酒,一人独钓一江秋。 |
袅袅箫声袅袅风,潇湘水绿楚天空。 向人指点山深处,家在兰烟竹雨中。 我所思兮隔野烟,画中情绪最凄然。 悬知一叶扁舟上,凉月满湖秋梦圆。 |
芳草才芽,梨花未雨,春魂已作天涯絮。 晶帘宛转为谁垂,金衣飞上樱桃树。 故国茫茫,扁舟何许,夕阳一片江流去。 碧云犹叠旧河山,月痕休到深深处。 |
玉笛送清秋。 红蕉露未收。 晚香残、莫倚高楼。 寒月羁人同是客,偏伴我、住幽州。 小院入边愁。 金戈满旧游。 问五湖、那有扁舟。 梦里江声和泪咽,何不向、故园流。 |
风波忽起催人去。 肠断一朝分燕羽。 无端残梦怯相逢,梦破更添愁万绪。 扁舟暂舣鸳鸯渚。 几度短长亭畔雨。 雨声欲逐泪痕多,知道泪痕多几许。 |
石势浑如掠水飞,渔罾绝壁挂清晖。 俯江亭上何人坐? 看我扁舟望翠微。 |
城头画角,报横江舻舳。 催上扁舟五湖曲。 怪刍尼噪罢,蟢子飞来,重携手也算天从人欲。 红墙开窔奥,转入回廊,小小窗纱拓金屋。 随意楚台云,抱玉挨香。 冰雪净素肌新浴。 便归触帘旌侍儿醒,只认是新凉,拂檐蝙蝠。 |
枫老树留声,芦花吹又残。 系扁舟同倚朱阑。 还似少年歌舞地,听落叶,忆长安。 哀角起重关。 霜深楚水寒。 背西风归雁声酸。 一片石头城上月,浑怕照,旧江山。 |
烟暖雨初收,落尽繁花小院幽。 摘得一双红豆子,低头,说著分携泪暗流。 人去似春休,卮酒曾将酹石尤。 别自有人桃叶渡,扁舟,一种烟波各自愁。 |
一寸横波惹春留。 何止最宜秋。 妆残粉薄,矜严消尽,只有温柔。 当时底事匆匆去? 悔不载扁舟。 分明记得,吹花小径,听雨高楼。 |
何事添凄咽? 但由他、天公簸弄,莫教磨涅。 失意每多如意少,终古几人称屈。 须知道、福因才折。 独卧藜床看北斗,背高城、玉笛吹成血。 听谯鼓,二更彻。 丈夫未肯因人热,且乘闲、五湖料理,扁舟一叶。 泪似秋霖挥不尽,洒向野田黄蝶。 须不羡、承明班列。 马迹车尘忙未了,任西风、吹冷长安月。 又萧寺,花如雪。 |
...尺雨,桃花斜带一路烟。 烟雨迷离不知处,旧堤却认门前树。 树上流莺三两声,十年此地扁舟住。 主人爱客锦筵开,水闻风吹笑语来。 画鼓队催桃叶伎,玉箫声出柘枝台。 轻靴窄袖娇妆束,脆管繁弦竞追逐。 云鬟子弟按霓裳,雪面参军舞鸜鹆。 酒尽移船曲榭西,满湖灯火醉人归。 朝来别奏新翻曲,更出红妆向柳堤。 欢乐朝朝兼暮暮,七贵三公何足数... |
十里珠帘,半城画艇,百年花月维扬。 有君家丞相,梅岭旧祠堂。 每到清明赛社,倾城士女,愁弄笙簧。 只无情隋堤,舞腰还斗宫妆。 扁舟上冢,听邻船、重话兴亡。 奈石马嘶风,银蚕吊月,往迹全荒。 我亦当年薄倖,曾吹过、一帽红香。 问桃花认否,前度刘郎。 |
...适彼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,问政求学观其光。 乃于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腊月晦日之夜半,扁舟横渡太平洋。 其时人静月黑夜悄悄,怒波碎打寒星芒。 海底蛟龙睡初起,欲嘘未嘘欲舞未舞深潜藏。 其时彼士兀然坐,澄心摄虑游窅茫。 正住华严法界第三观,帝网深处无数镜影涵其旁。 蓦然忽想今夕何夕地何地,乃是新旧二世纪之界线,东西两半球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