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去作西畿令,当趋大尹庭。 闲寻前代迹,净扫古槐厅。 未惯餐周粟,还应忆楚萍。 但逢花木处,知我昔常经。 |
| 唐家国破君不守,独载蛾眉弃城走。 金瓯器重不自持,玉环堕地犹回首。 前星夜入紫微垣,王风净扫长安膻。 上皇卷甲三川外,父老含悲长庆前。 世间万事多反覆,自古欢娱不为福。 君不见西宫露刃迎,何如坡下屯兵宿。 |
| 绛路泥尤滑,柴门扫不开。 子猷返棹后,不见有船来。 |
| 寒山远欲无,春在冥蒙处。 何如扫浮阴,尽放焦嶢露。 |
| 诸佛出世,标拍荒郊,达磨西来,冢添新土。 保福今日,向拜扫无门处打开一路,冬至寒食一百五。 |
| 山翁可是爱登台。 看云日几回。 恨无语似谪仙才。 空教云去来。 思往事,引深杯。 长歌感壮怀。 霜风晚下扫阴霾。 天心宝鉴开。 |
| 逐客难参国士忧,扶筇万里过闽瓯。 藜羹充腹初无憾,楛矢逾江生计愁。 长夜漫漫不肯旦,梅霖灌灌未应休。 醉中我欲呼风伯,一扫阴霾霁九州。 |
| 冠盖尘沙得我憎,脱巾聊喜发鬅鬙。 素娥东涌行空阔,清吹南来扫郁蒸。 团扇正闲看破墨,矮床欹卧怯文藤。 扁舟归去应尤乐,莫羡金盘赐苑冰。 |
| 赤峤归来似梦中,春风满面扫儒穷。 只愁不祭鬼成馁,那问乏供儿哭空。 饥卧何妨专雪屋,清贫消得唤冰翁。 浮生总是閒烦恼,天已安排十二宫。 |
| 宋家行在日南迁,虏骑长驱百万鞭。 潮海有灵翻佑贱,江流非堑枉称天。 庙堂遗恨和戎策,宗社深恩养士年。 千古中华须雪耻,我皇亲为扫腥膻。 |
| 四海共遵灵鹫制,九旬禁足自萧然。 饥餐渴饮随缘过,禅道是非扫一边。 知我者谓我深锥痛劄,不知我者谓我吊影扬鞭。 毕竟如何,月中丹桂和根拔,水底泥牛蓦角牵。 |
| 携琴寄鹤,辞山别水,乘兴随云做客。 囊中欲试紫金丹,待点化、鸾红凤碧。 谁知到此,玉梯无路,天上难通消息。 不如却趁白云归,免误使、山英扫迹。 |
| 谁将淡墨扫秋山,乞与衰翁独倚栏。 白发试思何处去,黄花今有几人观。 老来自觉情怀恶,客里长嗟会面难。 卷尽浮云放明月,与公同倒百杯盘。 |
| 已著山林扫塔衣,洗除仕路剑头炊。 心光焰焰虽潜发,颔雪纷纷已太迟。 度日只今闲水牯,知时从昔羡山雌。 掩关未必浑无事,拟遍寒山百首诗。 |
| 池台小雨乾,门巷香轮少。 谁把青钱衬落红,满地无人扫。 何时斗草归,几度寻花了。 留得佳人莲步痕,宫样鞋儿小。 |
| 群山环一湖,湖水绿溶漾,微风掠窗过,亦解生细浪,余流浸翠麓,倒影写青嶂,自然出天工,岂复烦巧匠。 病夫屏杯酌,不遣运酒舫。 时时挹清泚,笔墨助豪宕。 帖成龙蛇走,诗出雷雨壮。 从今几砚旁,一扫蟾蜍样。 |
| 往事悠悠添浩叹,劳生扰扰竟何能。 故山岁晚不归去,高塔晴来独自登。 林下听经秋苑鹿,江边扫叶夕阳僧。 吟馀却起双峰念,曾看庵西瀑布冰。 |
| 历时书不雨,此法存春秋。 我请诛旱魃,天公信闻不。 魃去未出门,油云裹嵩丘。 蒙蒙三日雨,入土如膏流。 二麦返生意,百草萌芽抽。 农夫但相贺,漫不知其由。 魃来有巢穴,遗卵遍九州。 一扫不能尽,余孽未遽休。 安得风雨师,速遣雷霆搜。 众魃诚已去,秋成傥无忧。 |
| 敬脉人人似饮泉,扫松罗拜喜争先。 颂琴不朽终流庆,石仲相看莫计年。 沧海桑田谁料此,秋风宰树幸依然。 五陵莫说骊山下,愁绝求羊一穗烟。 |
| 绕屋青山锁白云,其人如玉已埋沈。 瘦筇未扫往来迹,遗墨半存长短吟。 有客不堪频堕捷,此生无复见知音。 天寒日短凄凉甚,老眼皇天照此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