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水光灩潋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 若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 |
| 久废危亭也待时,俄然榱栋出鎡基。 已应气象轩城表,更觉登临冠海湄。 万里秋风宜落帽,四并高会称传卮。 幽人但把东篱菊,坐看南山久未移。 |
| 伯氏文章足起家,雁行唯我乏芳华。 不堪黄绶腰铜印,只合清江把钓车。 缩项鱼肥炊稻饭,扶头酒熟卧芦花。 吴儿何敢当伦比,或有离骚似景差。 |
| 闺庭兰玉照乡闾,自昔虽贫乐有余。 岂独家人在中馈,却因麟趾识关睢。 云軿忽已归仙府,乔木依然拥旧庐。 忍把还乡千斛泪,一时洒向老莱裾。 |
| 东皇促驾又天涯,一片难寻堕地花。 瘦策穿林数新笋,素屏围枕听鸣蛙。 蚕房已裹清明种,茶户初收谷雨芽。 欲把一杯壶已罄,谩搜诗句答年华。 |
| 诗老龙门昼不关,东坛西社几人还。 看君秃笔何曾住,笑我高眠尽日闲。 实怕行尘多似雨,更怜官马瘦如山。 无因一见春风面,空把清诗对病颜。 |
| 识得希夷方见妙。 自然是、无烦无恼。 妻男孙女长缭绕。 爱狱恩山,把身躯紧缚抓。 苦要玲珑於已俏。 把慧刀、快磨频挑。 万斤铁索都碎了。 奉报刘公,省悟我金鸡叫。 |
| 高人窃欲比无功,闲把心情托去鸿。 《易》象有时输瓦卜,骚材兼不废淫风。 谋生拙似衔冰鹤,触事刚如蚀木虫。 莫放大鹏天上去,恐遮白日骇愚蒙。 |
| 莫把秋芳与春比,物生各各以时行。 只今独步西风里,那得春花与抗衡。 |
| 因爱庵前一脉泉,襥衾来此借房眠。 骤闻将谓溪当户,久听翻疑屋是船。 变作怒声犹壮伟,滴成细点更清圆。 君看昔日兰亭帖,亦把湍流替管弦。 |
| 梅雨快晴风,苔竹定翻新箨。 相望得寻幽调,把陈言都略。 大江东去更飞云,心事共回薄。 彷佛散庵佳处,一声声猿鹤。 |
| 人事如何只好乖,即今怀抱乡谁开。 短檠阅罢三千牍,遥夜相望把一杯。 |
| 今古兴亡凡几回,垂芳遗臭等浮埃。 蝶飞荒径趋时乐,燕宿颓梁为主哀。 周粟不堪夷叔饱,汉车特载绮园来。 书生恐被山灵诮,牢把柴门闭不开。 |
| 一点两点催花雨,章台走马无尘土。 少年去老能几时,买笑金钱不须数。 高阳酒徒多白发,长安佳妓今老妪。 共君把酒莫厌多,作意强作青春主。 文章放行多气焰,笔画把捉无精神。 愿得神王如六通,日写万卷酬青春。 |
| 归来揩眼望南明,山水光中慰此行。 不把篇章供世好,肯将姓字占时名。 才疏我合回三舍,语妙君能敌七兵。 自此定交非造次,许陪诗社莫寒盟。 |
| 选得官归,黄埃满面。 难于奏赋明光殿。 秋帆落日渡淮来,三杯酒浊凭谁劝。 旧日佳词,自吟一遍。 绿袍不是嫦娥翦。 红楼十里古扬州,无人为把珠帘卷。 |
| 愁边无处寄幽怀,拟傍梅花把一杯。 玉靥含香浑未吐,尝携欢伯为重来。 |
| 宝剑妆成即远游,郎心何似妾心忧。 茜裙香湿芙蓉雨,翠袖凉生薜荔秋。 江北长愁宁滞酒,周南多病莫登楼。 海门潮落江瑶美,能把千金买越舟。 |
| 美如西子离金阁,娇似杨妃倚玉楼。 犹把琵琶半遮面,不令人见转风流。 |
| 欲废推敲几岁华,诗葩君至复萌芽。 吟章既富旧成帙,生计无多新载家。 胸著古今书拍塞,墨行真草字横斜。 年逾八十身方健,高把松乔寿未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