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锄奸抗疏反招疑,一斥忠州势亦危。 只集名方无著述,不为良相且良医。 |
| 裂麻已沮延龄相,抗疏能全陆贽生。 为国重轻关一语,谁云七载噤无声。 |
| 废王立武覆车同,抗疏精忠幸见从。 若使荒淫终复谏,玄宗又是一高宗。 |
| 诏下搜岩野,高人入竹林。 长因抗疏日,便作去官心。 清俸供僧尽,沧洲寄迹深。 东门有归路,徒自弃华簪。 |
| 志学屡辞爵,传家蔚有声。 小官能抗疏,文吏乃知兵。 守法摧强御,输忠沃圣明。 平生无所负,谗口任蝇营。 |
| 和戎共拟静边声,抗疏谁当悉虏情。 燕地去秋曾几战,汉家今日更多兵。 春城雨后寒逾重,曙角风前怨未平。 直北烟尘时极目,乌鸢飞入亚夫营。 |
| 荆舒昔未惩,抗疏誓身争。 卫鞅虽难屈,桑羊屡请烹。 危言知不用,脱屣谢浮荣。 岂恋三台近,全无万世清。 |
| 以身去国故求死,抗疏犯颜今独难。 阁下特书三姓在,海南惟见两翁还。 一坵孤冢寄琼岛,千古高名屹太山。 天地祗因悭一老,中原何日复三关。 |
| 翊戴唐虞旦暮中,忽将符节抚山东。 忆归慷慨无私计,抗疏频烦有古风。 世路一人知进退,士林当日计穷通。 寿觞须祝年年喜,旧德华夷望更隆。 |
| 当年抗疏动宸旒,骑省乌台许遍游。 稳稳枢庭方缓步,駸駸揆路却回头。 空馀荣锦开三径,犹有甘棠蔽两州。 浮世功名俱一梦,不须夜壑怪移舟。 |
| 称藩割地竟何如,抗疏孤臣只索居。 万死不回三寸舌,千金空募一封书。 醉中益抱蒙尘恨,梦里犹呼和议愚。 长脚老奸今已朽,请君努力上安车。 |
| 圣孙家世嗣衣缨,夫子当朝有令名。 许国志坚存亮直,致君心切赞隆平。 明庭抗疏忠言在,列郡班条惠化行。 不享永年兼大用,终天遗恨负苍生。 |
| 抗疏明时效伏伽,一归七度试春纱。 柔风绿遍庭前草,细雨红催陌上花。 惠远买来犹浊酒,赵州吃去只粗茶。 回头恰恰莺啼处,黄四娘今尚有家。 |
| 壮年筋力惯驱驰,堪叹新来数问医。 生老病催无怪者,寸关亦可自知之。 养痾抗疏吾谋是,论证投方某剂宜。 识破幻躯天赋命,儿曹昵昵复何疑。 |
| 当家旧只说骊塘,近代家溪名又香。 仁智扁斋天动静,正邪抗疏界阴阳。 伤哉所到方丹毂,惜也斯人不玉堂。 孤负锦江人望断,使君已在白云乡。 |
| 抗疏鸣阳易,翻身出昼难。 无家归蜀道,有敕管严滩。 席藁臣言戆,分茅圣度宽。 空令同馆士,极目认帆竿。 |
| 相印横拖御案前,圣恩暂许帅藩宣。 举幡北阙危三刖,抗疏南床忽十年。 往事凄凉人堕甑,此身空洁鹭栖烟。 当时坐榻生龙尾,犹望陈蕃一解悬。 |
| 抗疏有历载,宣麻兹一朝。 漕河讙启闸,江水待乘潮。 岂有夔龙辈,而从鸥鹭招。 定应聊偃薄,宁事久逍遥。 世既仍才美,居还绝吝骄。 龂龂自谗慝,皜皜本光昭。 往者资先觉,今焉倚后雕。 公如再廊庙,我亦遂箪瓢。 |
| 一从授钺俾来旬,却敌无谋效不神。 士用命焉何有力,臣今老矣不如人。 谁能河北平三晋,犹虑关中启一秦。 留取功名待来者,归欤抗疏告严宸。 |
| 君王重简命,尔志在澄清。 节钺分西顾,风寒护北征。 羽旗风外合,骢马雪中行。 直渡桑乾水,还临骠骑营。 九关多猛士,百战有长城。 夜半仍传檄,天寒未解兵。 黑山横宝剑,青海动金钲。 独仗防边策,兼收抗疏名。 虚心当国事,高议见儒生。 壮岁思铭鼎,空言陋请缨。 乘秋摧虏气,计日答皇情。 应遣龙庭使,驰书到玉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