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返棹岁将晏,离亭酒亦深。 岛云寒没影,江日冻生阴。 莫惜飘蓬迹,应伤折柳心。 丘中谁共调,徒自理鸣琴。 |
| 十载交游一日如,高情多谢不相疏。 分携幸不隔江海,得使常须访起居。 折柳正当三日暮,泛舟深约九秋馀。 相期暇日吟我外,只有公勤是荐书。 |
| 虞帝当年辟四门,三苗那更蠢迷昏。 茫茫旧楚祗芳草,处处朱楼空断垣。 不原耦耕招素隐,要看良耜接深村。 韩公守戒谁能用,虎豹难凭折柳樊。 |
| 草色汀方绿,归心鬓欲华。 楚江临别路,春水怨天涯。 飞絮凄征舳,青烟暗远沙。 无劳歌《折柳》,肠断是清笳。 |
| 客里偶相逢,襟怀亦偶同。 对梅吟夜月,折柳问春风。 子勿言浮梗,余方笑转蓬。 归程经雁荡,得句附邮筒。 |
| 折柳插瓶溪水湾,此方缘尽又思还。 春花乞食云门寺,秋叶翻经瓦屋山。 云起珠林封旧迹,月临宝地忆慈颜。 知君身似旃檀树,已去留香梵宇间。 |
| 满院荼蘼开尽,杜鹃啼梦醒。 记晓月、绿水桥边,东风又、折柳旗亭。 蒙茸轻烟草色,疏帘净、乱织罗带青。 对一尊、别酒初斟,征衫上、点滴香泪盈。 几度恨沈断云,飞鸾何处,连环尚结双琼。 一曲琵琶,湓江上、惯曾听。 依依翠屏香冷,听夜雨、动离情。 春深小楼,无心对锦瑟、空涕零。 |
| 再任坤维报政成,紫泥恩诏下神京。 摇鞭有客添归兴,折柳何人不怆情。 杜宇江山经鸟道,海棠池馆忆龟城。 尊前执手难收泪,投分从来比弟兄。 |
| 朱栈青林小益西,早行遥听隔村鸡。 龙门合畔千寻壁,江月亭前十里堤。 酒舍胡姬歌折柳,江津洮马惜障泥。 倦游重到曾来处,自拂流尘觅旧题。 |
| 许奉太夫人以往,欧迎大君子而行。 无惭当日四门祖,起敬同时六馆生。 反哺儿怜亲老大,将雏翁喜世升平。 刘诗未必如韩笔,聊见临歧折柳情。 |
| 东风吹雨湿平芜,三叠阳关醉唾壶。 往事尽随尘世界,新来只怪老头颅。 百年祖父留汤沐,千里儿孙有饭盂。 目断长亭休折柳,斜阳山外是西湖。 |
| 惯向溪边折柳杨,因循行客到州漳。 无端触忤王衙押,不得今朝看饮乡。 |
| 悠悠漾漾泛烟篷,两耳听彻江声空。 水步涉历休折柳,晴宵又泊湋源口。 何待月上淮山头,黄昏更好寻泊休。 红糟酿鱼可荐酒,剧饮谁能尽五斗。 斗斜月出夜已分,江声人语寂无闻。 惜无苏仙共此快,独自吹箫离巡砦。 |
| 鞭影托云入帝京,少年正好作功名。 不辞驿骑三千里,欲奋鹏搏九万程。 白玉楼中挥翰墨,黄金台上被恩荣。 何须折柳送行色,只写诗篇话别情。 |
| 折柳赠子行,况闻彭泽去。 将过五株下,可与青青助。 渭城人唱罢,羌管愁吹处。 江上定多闭,疏阴就箕踞。 |
| 绛河垂地七襄回,弦月无云半壁开。 何处笛声传《折柳》,满庭秋气飒苍苔。 遥疑灵鹊桥边落,暗度穿针席上来。 莫遣天孙闻此曲,欢情离恨正难裁。 |
| 玉宇洗秋晴。 凉月亭亭。 梦回孤枕琐窗明。 何处飞来三弄笛,风露凄清。 曾看玉纤横。 苦爱新声。 由来百虑为愁生。 此夜曲中闻折柳,都是离情。 |
| 回首扬州,猖狂十载,依然一梦归来。 但觉安仁愁鬓,几点尘埃。 醉墨碧纱犹锁,春衫白纻新裁。 认鸣珂曲里,旧日朱扉,闲闭青苔。 人非物是,半晌鸾肠易断,宝勒空回。 徒怅望、碧云销散,明月徘徊。 忍过阳台折柳,难凭陇驿传梅。 一番桃李,迎风无语,谁是怜才。 |
| 山风古道,海国轻车,相逢只在东瀛。 淡薄秋光,恰似此日游情。 休嗟鬓丝断雪,喜闲身、重渡西泠。 又溯远,趁回潮拍岸,断浦扬舲。 莫向长亭折柳,正纷纷落叶,同是飘零。 旧隐新招。 知住第几层云。 疏篱尚存晋菊,想依然、认得渊明。 待去也,最愁人,犹恋故人。 |
| 蜀锦满林花,三年重到。 应被花枝笑人老。 半开微谢,占得几多时好。 便须拚痛饮、花前倒。 醉中但记,红围绿绕。 人面花光斗相照。 缭墙重院,爱惜遮藏须早。 免如梦折柳,临官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