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暗喜莲峰作近邻,拨开云雾见师频。 有时问个艰难字,便沐周旋说与人。 唐李监应留后迹,汉蔡邕想是前身。 堪嗟继踵无徒弟,笔法收藏在渭滨。 |
| 古寺氛埃表,幽程屈曲通。 高峰常似雨,阴壑易生风。 架栈为平地,寒钟出半空。 他年依老宿,挂锡此山中。 |
| 南山挂锡已多年,不涉人间一线缘。 上殿罢来谁共坐,数竿修竹旧房前。 |
| 挂锡中峰上,经行踏石梯。 云房出定后,岳月在池西。 峭壁残霞照,欹松积雪齐。 年年着山屐,曾得到招提。 |
| 江僧昨日到茅斋,曾向华林挂锡来。 因说胡家宗族盛,御书楼对义门台。 |
| 挂锡在荆楚,杜门无往还。 潮声到孤寺,月色遍前山。 一雁惊幽思,西风惨病颜。 何当重携手,高步白云间。 |
| 山中逢挂锡,江介喜浮杯。 面复十年皱,心应一寸灰。 忘言通《老》、《易》,结契托宗雷。 别去黄梅雨,期余熟后来。 |
| 一瓶离日外,行指赤城中。 去自重云下,来从积水东。 攀萝跻石径,挂锡憩松风。 回首鸡林道,唯应梦想通。 |
| 之子事行脚,正当年少时。 汲瓶寻活水,挂锡选高枝。 山向多边看,云从几处期。 西湖柳花里,欲别更迟迟。 |
| 寂灭身何在,门人隔此生。 影悬尘已厚,塔种柏初成。 溪院秋先雪,山堂古有精。 当时挂锡处,树老几枝倾。 |
| 种橙夹阶生得地,细叶隔帘见双翠。 抽条向长未及肩,泉水绕根日三四。 青青何必楚人家,带雨凝烟新著花。 永愿香炉洒甘露,夕阳时映东枝斜。 南庭黄竹尔不敌,借问何时堪挂锡。 |
| 曾传达士心中印,额有圆珠七尺身。 挂锡十年栖蜀水,浮杯今日渡漳滨。 一千龙象随高步,万里香华结胜因。 拟欲事师为弟子,不知将法付何人。 |
| 南山岩石上,郁郁长青松。 樛枝全似铁,老干半成龙。 法雨流根润,慈云护影重。 吾师挂锡处,苔藓近来封。 |
| 挂锡云飞处,心闲境亦闲。 万缘空俗想,一钵饱松关。 身幻从兹化,风高未许攀。 繁华满眼底,付与水潺潺。 |
| 游遍西南转法轮,归来挂锡旧溪滨。 师心皎皎潭中月,世俗悠悠几上尘。 白雪眉毫俱晚暮,碧云章句独清新。 近来素壁皆图像,如满联成七老人。 |
| 苏公守吴兴,山水方有主。 子兮从之游,挂锡当可驻。 尘埃困孤鹤,念子久失所。 秋风展其翼,道使万里去。 青云引高唳,爽绝谁敢伍。 予驹欲西秣,东我江海橹,平生二三子,往往在南土。 子才得所乐,我拙日益鲁。 拳拳相思心,契阔不得语。 |
| 木落树萧槮,水清流寂。 属此悲哉气,复兹羁旅戚。 奚用写烦忧,山泉恣游历。 万丈窥深涧,千寻仰绝壁。 傍岭竹参差,缘崖藤幂罒历。 行行极幽邃,去去逾空寂。 果值息心侣,乔枝方挂锡。 围绕悉栴檀,纯良岂沙砾。 妙法诚无比,深经解怨敌。 心欢即顶礼,道存仍目击。 慧刀幸已逢,疑网于焉析。 岂直却烦恼,方期拯沈溺。 |
| 东阳老子,问天公、乞得两番六十。 初度孟陬春未到,却算去年丙戍。 火树银花,先开三夜,照耀维摩室。 只园树下,争看无量寿佛。 人道双岘峰头,乾坤清气,钟此弥天释。 挂锡丛林三十载,玉检芝泥犹湿。 岭上白云,尽堪怡悦,恐被风吹出。 法身强健,摩挲时问铜狄。 |
| 东阳老子,问天公、乞得两番六十。 初度孟陬春未到,却算去年丙戍。 火树银花,先开三夜,照耀维摩室。 只园树下,争看无量寿佛。 人道双岘峰头,乾坤清气,钟此弥天释。 挂锡丛林三十载,玉检芝泥犹湿。 岭上白云,尽堪怡悦,恐被风吹出。 法身强健,摩挲时问铜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