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绿橘阴虽改,青山色自新。 偷闲时挟册,来访续书人。 |
| 垂杨阴下小亭池,浓绿繁红掩映宜。 挟册独来谁共语,海棠相对笑人痴。 |
| 玉壶清景面瑶池,便入丹青也自宜。 挟册几回成独往,壶公应笑一书痴。 |
| 欲为山严作好歌,旧时挟册向山阿。 我无缝雾裁云句,奈此层梯苏磴何。 |
| 饭余行挟册,醉后卧看山。 举世皆忙者,无人伴我閒。 |
| 依本文章趁韵诗,暮年深不愿人知。 退闲时有宾留刺,挛痹难为长折枝。 蚓窍声微羞入社,鸦涂札恶懒临池。 僧谈石竺山幽胜,拟执驴鞭挟册随。 |
| 过午风犹怒,及昏寒骤增。 衣皆袷无絮,被只楮非缯。 所赋端如此,谁令病不胜。 更怜余习在,挟册自篝灯。 |
| 去日不可追,来日犹可期。 朝采六艺英,夕玩忘其疲。 海是众水积,圣亦途人为。 挟册自有得,焉用比皋夔。 ¤ |
| 风急梳松堕碧钗,雨多及榻长青苔。 趁虚阿段阿稽去,挟册宗文宗武来。 不用张罗知寂寞,恐妨飞鸟乐徘徊。 侵寻老矣成何事,一日华严一卷开。 |
| 挟册相从只一童,林间终日饱松风。 小窗面野容山入,曲甽分溪与沼通。 定有裔孙寻远祖,尽教智叟笑愚翁。 绝怜樗里无标致,一暮何须夹二宫。 |
| 新图别义初拈出,四座皆惊昔未闻。 定是胸中通象数,或于梦里见羲文。 向来夫子编三绝,近世名儒说七分。 自笑腐生尊古注,可能挟册便从君。 |
| 憧憧行李不曾休,消遣年华古泫头。 得似青衿专挟册,浪随黄帽熟操舟。 归装趁机得椒颂,洗盏连呼柏叶池。 容易一年春又换,赏心可欠七年酬。 |
| 非民非吏一闲身,倏忽空山又见春。 明月清风终岁有,浮云苍物几番新。 不知世有弹冠事,但愿门多挟册人。 畴昔东嘉子徐子,勉旃傥可嗣芳尘。 |
| 春深绕屋绿阴稠,却扫无人识冗侯。 独肯叩关相劳问,不妨挟册共藏修。 |
| 野性躯閒昼掩扉,坐看斜日上书帷。 不妨挟册从吾好,亦学吹竽笑昨痴。 鬓发星星行且老,胸襟碌碌苦亡奇。 与君正欲论心事,又恐分携各一涯。 |
| 挟册东皋下,从人笑未玄。 传真秧马帖,参透牧牛篇。 列岫窗前月,平湖坞外烟。 似蒙稽古力,钟鼎岂其然。 |
| 同僚归去后,挟册此婆娑。 树密阳光薄,庭空鸟语多。 静中知有味,睡外更无何。 彷佛沧洲兴,悠然起细哦。 |
| 李唐故典存烧尾,皇宋科名从敕头。 月露浓熏仙桂发,天风高送客槎浮。 三场魁匪先贤志,千佛名知几劫修。 自笑申公垂八十,不能挟册共西游。 |
| 东邻歌呼闹如市,西隣笙箫正鼎沸。 高生择术颇可人,夜阑挑灯说书史。 说出忠臣报国心,四座闻者为堕泪。 闻君年少曾读书,壮大无成乃与优伶俱。 左手执籥右秉翟,念到简兮应嗟吁。 他年了却官中呼,仍作书生挟册归里闾。 |
| 先生挟册当菑畲,不待辛勤有屋庐。 宅样只还齐里旧,乡风好似颍川居。 镜湖今日贺外监,瀛馆前年虞秘书。 天下经纶犹一室,时人尚敢说吾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