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晓山烟重暮山开,石马三朝半绿苔。 扫得墓门清似水,梅花昨夜又飞来。 |
| 上方精舍远,共宿白云端。 寂寞千峰夜,萧条万木寒。 山光霜下见,松色月中看。 却与西林别,归心即欲阑。 |
| 远络丛峰间,平流盘石上。 月照欲成潭,风吹不生浪。 声兼寒叶下,色映秋苔涨。 野客照羸颜,曾来倚筇杖。 |
| 谷寺怜幽密,兹楼表丽观。 烟云连壑动,竹树入门寒。 独往迷前径,凭高迟所欢。 时闻有清磬,遥出暮林端。 |
| 梅引何郎兴,山余支遁名。 寒泉似陇水,僧笛学羌声。 一雨花林寂,无人山殿清。 年年二三月,繁丽不堪行。 |
| 好山不著诗人句,辜负浮岚翠满空。 梅子蜕花春事半,雨声追冷昨宵中。 来寻茗碗梯幽阁,却上篮舆别远公。 白发渐添身老大,何缘佳兴逐东风。 |
| 支公去已久,寂寞龙华会。 古木闭空山,苍然暮相对。 林峦非一状,水石有馀态。 密竹藏晦明,群峰争向背。 峰峰带落日,步步入青霭。 香气空翠中,猿声暮云外。 留连南台客,想像西方内。 因逐溪水还,观心两无碍。 |
| 尝览高逸传,山僧有遗踪。 佐游继雅篇,嘉会何由逢。 尘世即下界,色天当上峰。 春晖遍众草,寒色留高松。 缭绕彩云合,参差绮楼重。 琼葩洒巾舄,石瀃清心胸。 灵境若可托,道情知所从。 |
| 昔有支公者,曾为此山客。 至今石磴上,犹存马蹄迹。 寒泉出傍涧,散漫流不息。 何人作大字,笔势甚奇特。 岩岩圆通殿,飞构烂金碧。 春来香火盛,倾城出游适。 施钱日满钵,来往恒络绎。 世人竞刀锥,于此乃不惜。 我当少年时,一岁尝一即。 提携随父兄,娱览常至夕。 别来已几时,何啻十年隔。 此山是名山,先从晋时辟。 非有高行僧,... |
| 大厦资多士,抡材得豫章。 清门推问望,早岁骋康庄。 作用方开物,声名久擅场。 丹延分塞郡,宿昔领戎行。 始驭屏星乘,旋阴蔽茀棠。 朝端瞻鹗立,关右仰鹰扬。 威令兼宁朔,英声重护羌。 三军成父子,杂虏避封疆。 身执金吾贵,时遭宝运昌。 雍容持汉槊,肃穆卫周堂。 排难知臣节,攻疑定国章。 一言明大义,千载揖休光。 践职勋庸列,... |
| 少年哀艳杂雄奇,暮气颓唐不自知。 哭过支硎山下路,重钞梅冶一奁诗。 |
| 吴中真陨少微星,洞中犹摹石上经。 耆旧凋残猿鹤怨,支硎山色为谁青。 |
| 支硎山中濯寒泉,洗马池头草若烟。 石拔两关开岝崿,云迷万竹秀联娟。 下方钟鼓长时发,绝顶藤萝且自缘。 东去三江流不尽,浮生如此也须怜。 ¤ |
| 云外支硎寺,名声敌虎丘。 石文留马迹,峰势耸牛头。 泉眼潜通海,松门预带秋。 迟回好风景,王谢昔曾游。 |
| 每从白马望吴门,天堑长江隔梦魂。 缟带交情惟汝在,练裙书法好谁论。 支硎鹤去云千片,茂苑花飞水一村。 何日黄金祠贾岛,玉阑花下酹清尊。 |
| 治世谁能吊屈平,且披湘帙散幽经。 春阳尽吐芊芊草,霄极长垂两两星。 半壁烟岚图太华,一筇风雪访支硎。 雅吟为惠将何比,明月珊瑚海气腥。 |
| 寓居无事入清冬,虽设樽罍酒半空。 白菊为霜翻带紫,苍苔因雨却成红。 迎潮预遣收鱼笱,防雪先教盖鹤笼。 唯待支硎最寒夜,共君披氅访林公。 |
| ... 秋草分杉露,--嵩起危桥下竹坡。 远峰青髻并,--陆龟蒙髯和。 赵论寒仍讲,--皮日休支硎僻亦过。 斋心曾养鹤,--嵩起挥翰好邀鹅。 倚石收奇药,--陆龟蒙临溪藉浅莎。 桂花晴似拭,--皮日休荷镜晓如磨。 翠出牛头耸,--嵩起苔深马迹跛。 伞奇支从野醉,--陆龟蒙巾侧任田歌。 跁跒松形矮,--皮日休般跚桧樾矬。 香飞僧印火,--嵩起泉急使镳珂。 菱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