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遥思葭菼际,寥落楚人行。 高鸟长淮水,平芜故郢城。 使车听雉乳,县鼓应鸡鸣。 若见州从事,无嫌手板迎。 |
| 走马温汤直隼飞,相逢矍铄理征衣。 军中得力儿男事,入驿从容见落晖。 |
| 壮气南山若可排,今为野马与尘埃。 清谈落笔一万字,白眼举觞三百杯。 周鼎不酬康瓠价,豫章元是栋梁材。 眷然挥涕方城路,冠盖当年向此来。 |
| 古驿藏幽谷,回环乱峰稠。 驿前山特秀,翠气光浮浮。 晴日经短檐,奇温惊敝裘。 门前万山道,过客空悠悠。 忆昔庐戢黎,伐庸此淹留。 山中老鹳鹤,应识旌旆愁。 事去一转首,岩花几经秋。 石碐与涧道,犹是曩者否。 只应军旅声,长咽寒溪流。 |
| 客中日食三斗尘,北去南来了今岁。 暂时亭中一杯酒,与兄同宗复同味。 博山云气终日留,竹君萧萧不负秋。 世路明年傥无故,却携藜杖更来游。 |
| 重城雉堞粉相围,乱片情多故点衣。 浩荡关河无表里,微茫草树有光辉。 冷侵容鬓双蓬短,急伴年华一箭飞。 却忆水曹诗句好,群鸦接翅傍昏归。 |
| 茫茫大梦中,惟我独先觉。 腾转风火来,假合作容貌。 灭除昏疑尽,领略入精要。 澄虑观此身,因得通寂照。 郎悟前后际,始知金仙妙。 幸逢禅居人,酌玉坐相召。 彼我俱若丧,云山岂殊调。 清风生虚空,明月见谈笑。 怡然青莲宫,永愿恣游眺。 |
| 汉水方城,今古道、几回投迹。 留滞久、浩歌狂醉,此心谁识。 渭北清光摇草树,故人对酒相应识。 记雨窗、相对话离忧,秋风夕。 风月笛,烟霞屐。 身易老,时难得。 鸟飞天不尽,野春平碧。 我梦秦东亭上饮,举头但见长安日。 便与君、重结入关期,明年必。 |
| 百折清泉绕舍鸣。 隔年杨柳绿阴成。 藕花多处一舟轻。 行处自由皆乐事,得来无用是虚名。 等闲荣辱不须惊。 |
| 方城临临,王卒峙之。 匪徼匪竞,皇有正命。 皇命于愬,往舒余仁。 踣彼艰顽,柔惠是驯。 愬拜即命,于皇之训。 既砺既攻,以后厥刃。 王师嶷嶷,熊罴是式。 衔勇韬力,日思予殛。 寇昏以狂,敢蹈愬疆。 士获厥心,大袒高骧。 长戟酋矛,粲其绥章。 右翦左屠,聿禽其良。 其良既宥,告以父母。 恩柔于肌,卒贡尔有。 维彼攸恃,乃侦乃... |
| 朝发汝海东,暮栖龙门中。 水寒夕波急,木落秋山空。 望极九霄迥,赏幽万壑通。 目皓沙上月,心清松下风。 玉斗横网户,银河耿花宫。 兴在趣方逸,欢馀情未终。 凤驾忆王子,虎溪怀远公。 桂枝坐萧瑟,棣华不复同。 流恨寄伊水,盈盈焉可穷。 |
| 柴门直面排青壁,山木凋霜疏寂历。 西风吹雨众山昏,声落茅檐断还滴。 每读离骚伤远游,一为迁客又经秋。 四时代谢不停轨,澂江万古长悠悠。 丹枫蕙叶照岩壑,物态故欲增繁忧。 诗成满岫湿烟起,寸心折尽空搔头。 |
| 客至方城颒,闲来醉未消。 任贫烹折项,新获饭长腰。 蠓蚁天将吹,蜂衙海欲潮。 相怜幽兴熟,情至废招邀。 |
| 汉水方城带百蛮,四邻谁道乱周班。 如何一梦高唐雨,自此无心入武关。 |
| 方城旧路四曾过,此度偏饶怅望多。 独倚客亭思往事,南阳何异梦南柯。 |
| 未得君王丈二殳,人人能说扫穹庐。 防边谁上方城略,筹国曾无平准书。 四出征兵飞赤白,再言加赋算锱铢。 东夷未靖中原动,只恐殷忧不易除。 ¤ |
| 方城汉水旧城池,陵谷依然世自移。 歇马独来寻故事,逢人唯说岘山碑。 |
| 汉水方城一何壮,大路并驰车百两。 军书插羽拥修门,楚王正醉章华上。 璇题藻井穷丹青,玉笙宝瑟声冥冥。 忽闻命驾游七泽,万骑动地如雷霆。 清晨射猎至中夜,苍兕玄熊纷可藉。 国中壮士力已殚,秦寇东来遣谁射? |
| 饯酒临丰树,褰帷出鲁阳。 蕙兰春已晚,桐柏路犹长。 祖逖方城镇,安期外氏乡。 从来二千石,天子命唯良。 |
| 期运集。 惟皇膺宝符。 龙跃清汉渚。 凤起方城隅。 讴歌共适夏。 狱讼两违朱。 二仪启嘉祚。 千载犹旦暮。 舞蹈流帝功。 金玉昭王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