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著虽已古,形模绝丑怪。 应视坎井叟,不啻河海大。 时作高雄声,如泄肝肠快。 欲逃鼎俎烹,绝技惟一。 何劳努两目,怒气常不杀。 |
| 处世难独醒,时作映檐醉。 年少足裘马,安知老夫味。 天梳与日帽,且免供酒事。 谪居幸三适,得此更慙愧。 向来六逍遥,特书见清异。 君家老希夷,相求谅同气。 曲身成直身,朝寒俄失记。 醉中知其天,不饮乃同意。 书生暂奇温,难语纯绵丽。 |
| 金渊多宝地,此地殊幽深。 一锡得安稳,岂必栖山林。 临池照佛面,见竹空人心。 江枫千百年,时作海潮音。 |
| 屋头有流水,时作幽琴鸣。 掩卷欲细听,风移过前楹。 |
| 清庙图书宝,熙朝雅颂音。 频繁炻节召,荏苒二毛侵。 衣饭家才足,丘园意亦深。 卧听床下士,时作武侯吟。 |
| 楼前桃李疏,池上芙蓉落。 织锦犹未成,虫声入罗幕。 妾有罗衣裳,秦王在时作。 为舞春风多,秋来不堪著。 |
| 知公鼻祖冬之日,谪向江山冷无匹。 粹然真气满轻躯,自言位次神仙秩。 同辈几人始谢老,惟公跹跹居第一。 鸾腰不舞自欲飞,神屦瞥波原不湿。 永巷春深帘幕幽,西都有人名莫愁。 我老摧颓乖旧约,空能时作梦中游。 |
| 群峰历尽到巅峦,极目清凉境界宽。 山入雁门真设险,地藏佛国即长安。 雨来绝涧自成响,云渡远溪时作团。 花落经台钟梵寂,袈裟香霭翠云蟠。 |
| 龆龀趋庭日,真期万里程。 开编十行下,刻烛五言成。 颇笑阿时学,方怀览古情。 只言如昨日,不悟已前生。 客里余长铗,忙中负短檠。 旧言如远客,新卷即生兵。 文武终何执,行藏两未明。 空余清夜梦,时作读书声。 |
| 古制虽存事一新,奇峰时作火云升。 凭风高栋能虚爽,欲雨炎天故郁蒸。 适意浮沉多野果,热中咀嚼喜清冰。 别裁伪体亲风雅,若比阴铿岂敢膺。 |
| 决策归田岂世情,网罗従此脱余生。 请君速治鸡黍具,待我同为沮溺耕。 秋社相従醵钱饮,日高时作叩门声。 茅庐但恐非君处,籍籍朝中望已倾。 |
| 敝帚千篇漫手缄,分无三字入官衔。 消磨不尽干云气,时作长虹贯夜岩。 |
| 苍涯叠嶂。 有路梯云上。 忽见地平方数丈。 坐石风林相向。 凤膺时作龙声。 夜深惊动寒星。 几点光芒欲下,傍人头上来听。 |
| 清庙图书宝,熙朝雅颂音。 频繁三节召,荏苒二毛侵。 衣饮家才足,丘园意亦深。 卧听床下士,时作武侯吟。 |
| 雪霁柳舒容,日薄梅摇影。 新岁换符来,天上初见颁桃梗。 试问我酬君唱,何如博塞欢娱,百万呼卢胜。 投珠报玉,须放骚人遣春兴。 诗成谈笑,写出无穷景。 不妨时作颠草,驰骋张芝圣。 谁念杜陵野老,心同流水必东,与物初无竞。 公侯应有种哉,倾否由天命。 |
| 解印桃源后,卜居梅溆幽。 秉心难偶俗,乐道自忘忧。 故国八千里,妖氛六十州。 公魂如不泯,时作玉芝游。 |
| 南北短长亭。 行路无情客有情。 年去年来鞍马上,何成。 短鬓垂垂雪几茎。 孤舍一檠灯。 夜夜看书夜夜明。 窗外几竿君子竹,凄清。 时作西风 |
| 大藩从事本优贤,幕府仍当北固前。 花绕楼台山倚郭,寺临江海水连天。 恐君到即忘归日,忆我游曾历二年。 若许他时作闲伴,殷勤为买钓鱼船。 |
| 大藩从事本优贤,幕府仍当北固前。 花绕楼台山倚郭,寺临江海水连天。 恐君到即忘归日,忆我游曾历二年。 若许他时作闲伴,殷勤为买钓鱼船。 |
| 钟郎耐暑如被酒,亦复不闲读书口。 胸中莫可渚涯窥,笔下时作蛟龙吼。 老夫瞠若终后尘,儿子徒劳汗流走。 中年眼见花,养痾肘生柳。 漂然振我衰懦气,此士此诗今仅有。 亦思琢句与周旋,强敌当前难措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