翰苑留名久,城边半掩扉。 声随淮水远,吟入楚天微。 吏静看山坐,乡遥抚剑归。 清虚无别事,嘉政在璇玑。 |
虬根蚀土石,老干饱霜雪。 孙枝吐春妍,靳惜那忍折。 |
幽人自爱花,花落恨岑寂。 岂悟化工意,褪花方着实。 |
玉色不受垢,照影清江滨。 江雪岂不寒,枝头浑似春。 |
诗人自情亲,俗子极交浅。 所以疏着花,即之风韵远。 |
岂无和靖诗,亦有广平赋。 多为花写真,终难尽佳处。 |
皎皎姑射仙,缟衣而黄里。 一别如许时,见之先失喜。 |
北枝未春风,南枝先暖雪。 吹香只自怜,驿使音尘绝。 |
春花弄晴风,昼帘垂永日。 公退卧黄细,放衙头懒出。 |
寿亲发斑斑,采服老莱戏。 欲赋招隐诗,小山念松桂。 |
讼牒如蜂房,未易谈笑理。 却思买扁舟,归钓荆溪水。 |
焚香坐清昼,此心自如如。 我知拙催科,考甘下下书。 |
适园分袂后,又复半年余。 笑我多行役,无书话起居。 溪山虽地隔,兄弟可情疎。 办得归耕计,相依结小庐。 |
蚤岁笃盟姻,交情晚更亲。 耆英亡老友,吟社欠同人。 气貌温温玉,襟怀盎盎春。 北山期共隐,临窆重伤神。 |
破晓东风又磔鸡,人心物态两推移。 建瓴岁月今将老,漂梗江湖少不羁。 独坐旧谙为客味,长愁新赋悼亡诗。 多慙府主莺花约,归去西畴恐后期。 |
万里沅湘浩荡秋,秋来佳致日清遒。 湖平一碧波光静,雨足千崖暑气收。 底事欢声腾下隽,祗今贤宰在中牟。 民情天意归仁寿,看到三公尚黑头。 |
渡江太史后,当世大儒门。 诸老贤宗子,文公爱嫡孙。 不来陪讲席,却去护留屯。 寂寞冯唐老。 无人为上言。 |
传笏自文昌,身名克显扬。 蜚声腾宦路,接武近鸳行。 廉尚冰霜洁,吟篇风露香。 晚年陶靖节,松菊更凄凉。 |
身受傃轩诗,儿修涑水仪。 百年生也直,三叹古之遗。 处易疑狐峭,因难见惠私。 此风今远笑,吾涕自涟洏。 |
忝居言偃室,偶在郑公乡。 尽识阶庭秀,多窥屋壁藏。 数行杜陵泪,一瓣孔林香。 吾老无行役,何由沥奠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