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谏草焚来应见史,橐金散尽只留书。 |
| 荷浦张弓射鸭,柳塘持烛叉鱼。 天随子宅同里,陶朱公祠近居。 |
| 一舟小如叶,横在波涛中。 纷纷川上人,欲渡愁北风。 有帆天际来,渐近葭苇丛。 寄声与问讯,恐是陶朱公。 |
| 马嵬锦袜战尘中,辱颈空余颈血红。 却是西施偏命好,国亡犹得嫁朱公。 |
| 朱公画图爱者众,声价端如古人重。 王卿巨公数见寻,往往闭门称腕痛。 我时挟册游郡城,朱公爱我诗律精。 时时沽酒留我宿,共听西窗风雨声。 清晨起来忘洗盥,短衣飘萧临几案。 太行中条眼底生,岩岫冥冥气凌乱。 禹凿龙门疏洚水,根入黄河源不断。 南及衡阳抵桂林,东入会稽连海岸。 是中置我一亩宫,正如浮萍在江汉。 溪流涴涴石齿齿,夹岸... |
| 醴酒偶忘设,於礼殊至微。 穆生引身去,自昔能见岂。 阳桥慕香饵,岂知为祸机。 楚枭集丛灌,斩伐犹不飞。 复有陶朱公,去国家亦肥。 五湖拒扁舟,我信无所归。 |
| 漫浪人间已十年,簿书扰扰日羁缠。 朱公漫有千金璧,季子初无二顷田。 篱下蹲鸱余晚实,云间紫鳖奋新拳。 淹留寸录空回首,一望乡关一怅然。 |
| 朱公自有五湖天,介子何须九县田。 无限东风原上泪,尽输西子月中舩。 梨花自怯嫦娥白,秋影终随永夜偏。 江海归来无赐火,幸分光彩到愁边。 |
| 平生王孙忘太康,承家孝友更温良。 鸿冥鹄举须言命,桂死兰摧不断香。 古有失时堪恨惜,从今夸处取酬偿。 佳城况遇朱公子,大旆高牙属令郎。 |
| 日南藩郡古宣城,碧落神仙拥使旌。 津吏戒船东下稳,县僚负弩昼归荣。 江山谢守高吟地,风月朱公故里情。 曾预汉庭三独坐,府中谁敢伴飞觥。 |
| 善舞吾闻霓裳曲,音有陶朱公。 长袖多钱世岂少,铁鞭难得尉迟恭。 |
| 朱公徒弟丘公婿,标致虽高气宇和。 心向奏篇尤暴白,发因时事欲苍皤。 讣传淮甸边情惜,路出萧山巷祭多。 最长郎君师友盛,我知墓碣有人磨。 |
| 早修天爵邀人爵,才近耆年便引年。 出处对扬多称职,始终操履众推贤。 鉴湖贺老非陈迹,荆渚朱公合比肩。 此去优游益吟咏,枝江集外别成编。 |
| 昔日朱公子,雄豪不可追。 今来游故国,大冢屈称儿。 平日轻公相,千金弃若遗。 梁人不好事,名字寄当时。 鲁史盗齐豹,求名谁复知。 慎无怨世俗,犹不遭仲尼。 |
| 趁朝把笏著乌鞞,不似归来买短蓑。 尚鄙朱公养鱼术,肯为甯戚饭牛歌? 逢时有命求何益? 触事无心得最多。 乐处却嫌儿辈觉,出门十步即烟波。 |
| 三楚风流秀士林,英词从昔动修门。 充庭初识苍龙础,赐醴行沾白兽樽。 已上荐书轻一鹗,更凭诗力化群鲲。 千年辽鹤空城郭,谁见朱公有异孙。 |
| 仁帅安全蜀,祥葩育至和。 地寒开既晚,春曙力终多。 翠幕遮蜂蝶,朱阑隔绮罗。 殷勤凭驿使,光景易蹉跎。 |
| 复拥旌麾,重歌襦衤夸,满城长自春容。 搢绅耆旧,欢溢笑谈中。 尽道邦君恺悌,逍遥遂、湖海遐踪。 今朝会,公真乐善,屈意与人同。 恩勤,东道主,挥金汉傅,怀绶朱公。 引群仙环拱,欲寿吾翁。 春瓮初澄盎绿,春衫更、轻染香红。 持杯愿,归登绛阙,花萼醉春风。 |
| 莫话南征,船头转、三千余里。 未叹此、浮生飘荡,但伤佳会。 满眼青山芳草外,半篙碧水斜阳里。 问此中、何处芰荷深,渔人指。 清时事,羁游意。 尽付与,狂歌醉。 有多才南阮,自为知己。 不似朱公江海去,未成陶令田园计。 便楚乡、风景胜吾乡,何人对。 |
| 官仓出粟遍东西,多谢朱公念隐微。 但觉闾阎犹菜色,不知园囿已花飞。 当年国论无同异,此日民言有是非。 天上鸳鸿方刷羽,海边鸥鹭已忘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