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细注归田录,重修种树书。 自知身是客,不叹食无鱼。 石屋春云重,紫床夜月虚。 萧条空四壁,谁问马相如? |
| 石楼含晓色,茅屋静春晖。 野水中间落,云山西面围。 长歌樵担起,短笛钓船归。 景物随时至,诗成思欲飞。 |
| 十三楼寺早餐饭,六一泉寺晚咏歌。 坐断竹风无暑气,乳禽鸣处绿阴多。 |
| 御丹初出赏春霏,传是诸王与后妃。 香雾渐深帘幙暗,日斜微见淡黄衣。 |
| 老屋荒寒亦自清,柴门虽设只长扃。 数行古隶閒居赋,半壁行书陋室铭。 ,研硃滴露勘黄庭。 此生与虽无补,笔底青山到了青。 |
| 春水微茫驿路长,梦魂先自到潇湘。 不应更向卢溪住,夜雨萧萧对客床。 |
| 一气斡元造,为功未尝烦。 群生自委化,天地亦何言。 凫胫不可增,楮叶不可镌。 欲益固为损,劳心非自然。 不见平阳侯,醇酒聊终年。 |
| 三王贵养老,取重在乞言。 酒醴副佳淆,黄发斯皤然。 朝廷本忠厚,风俗亦变迁。 岂意汉道微,侍中惟少年。 耆旧无备问,李公所以难。 |
| 松柏托茂林,高不寻太至。 寸乔附太山,未长已千里。 置身患不高,余事安足拟。 游必蓬莱游,栖必昆仓栖。 仙游必祥云,仙茹必灵芝。 凤凰虽自饥,妄食固不回。 痴鸢嚇腐鼠,可笑空自疑。 |
| 旷野杳无际,孤舟齐鲁间。 河流东下险,天气北来寒。 古道苍烟迥,长亭落照间。 微茫云水外,一点是梁山。 |
| 四野望不尽,双鸥飞自闲。 沧溟沦碣石,落日照榆关。 远屿烟波暗,孤城海气寒。 因之叹秦客,从此觅三山。 ¤ |
| 城河固金汤,谷帛堆丘山。 雷风走号令,足以威百蛮。 秦人昔恃此,烧书无愧颜。 丛祠夜篝火,赤蛇先据关。 谁知小国鲁,抗衡齐晋间。 独能秉王礼,足以销邻奸。 舞干服三备,可仰其可攀。 |
| 河南牧羊儿,不识奇字书。 君王事边头,无亦官帑虚。 慨然分家资,补国何勤渠。 讵有忠於君,而谓不学欤。 毋令败群语,缑氏果有余。 惜哉封禅主,更欲取名誉。 岁晚责缘饰,宜其返田闾。 |
| 偏才互短长,名家殊去取。 连城偿燕石,千金享弊帚。 不识东家圣。 翻谓西施丑。 定价岂目前,知己俟身后。 ¤ |
| 风雨行人少,柴门午尚扃。 土花沿砌碧,山果坠枝青。 病眼耽书癖,衰颜托酒醒。 经邦方用武,寂寞抱遗经。 |
| 南渡人物中,第一数安石。 经营江左民,成败固先识。 苻坚拥百万,朝野总忧色。 长驱不量德,在法真饵敌。 谈笑付儿辈,兹岂试一掷。 捷至偶折屐,胸中未易测。 议者谓矫情,妄意窥悃愊。 |
| 抡才如百药,治效各不同。 傥能区别性,当聚和扁功。 武德定乱后,诸公悉登庸。 帝久知所长,未欲任已聪。 品题资确论,毫发无蔽蒙。 三杰隆汉业,六英夹唐宗。 无人可能国,我欲振古风。 |
| 北岫青当槛,南园绿近门。 蛛丝粘树叶,蚁穴蚀花根。 移石搘茶灶,临池濯酒尊。 何须求分外,迟起上朝暾。 ¤ |
| 月来佐酒如随牒,花自从诗各寄名。 尽把烟霞归节制,闲中排日听泉声。 |
| 阳春有脚三杯酒,野战无哗一局棋。 见说王门堪炙手,抱猿弄鹤不曾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