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吏部仪曹体不同,拾遗供奉各家风。 未言看到无同处,看得同时已有功。 |
| 未得科名鬓已衰,年年憔悴在京师。 妻装秋卷停灯坐,儿趁朝餐乞米炊。 尚对交朋赊酒饮,遍看卿相借驴骑。 谁怜所好还同我,韩柳文章李杜诗。 |
| 李杜主盟诗有声,文推韩柳着章程。 二三子者皆人杰,五百年来并世生。 但见词源倒三峡,岂知武库足千兵。 勉君须把分阴惜,莫问红尘雨共晴。 |
| 唐家盛词华,培本自武德。 投戈辟文馆,英士来翼翼。 访政讨典坟,分夜亡倦极。 当时瀛洲目,意气宁偪仄。 言诗到李杜,骚雅并区域。 为文至韩柳,秦汉等风力。 后世不推原,第赏纸上墨。 焉知昔人心,求效非顷刻。 |
| 三百篇既绝,孔圣作春秋。 荣辱系褒贬,与诗美刺侔。 楚骚降一等,尚可风雅俦。 汉盛出苏李,魏兴起曹刘。 历览逮六朝,仰止兹为优。 独一陶元亮,龙凤翔九州。 韩柳继李杜,黄陈绍苏欧。 江湖近一种,禽虫鸣啁啾。 |
| 离骚谓绝响,此道传人心。 外物有鼎革,能言无古今。 曹刘与陶谢,五柳擅正音。 李杜与韩柳,一字直万金。 欧苏与黄陈,孰浅而孰深。 尤萧杨陆范,乾淳鹤在阴。 二涧可继之,章泉亦駸駸。 奈何近百载,种火灰中深。 |
| 六经天日月,诸子如四诗。 史自班以上,语奇文亦奇。 踵武蔚宗辈,语有文无之。 小宋刊新唐,不悟宵寐规。 以艺传李杜,待之无乃卑。 他人有遗集,一览不再窥。 惟此与韩柳,咀嚼无厌期。 侪彼枫落生,吾欲镌此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