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村姑儿。 红袖衣。 初发黄梅插稻时。 双双女伴随。 长歌诗。 短歌诗。 歌里真情恨别离。 休言伊不知。 |
| 翠鬓双妥未梳头,纺纬车边坐欲羞。 几度采桑归较晚,阿孃疑看落花愁。 |
| 底事蹉跎二八年,嫁时装著未周旋。 年年织得新丝娟,又被家翁作税钱。 |
| 蚕绩桑空又一年,村姑携手看花园。 冬来保得儿孙暖,自解麻裙当酒尊。 |
| 蕉叶清新卷月明,田边苔井晚波生。 村姑汲水自来去,坐听青蛙断续鸣。 |
| 当年临镜学施朱,不信人间有彼姝。 瞥见内家眉样别,回看镜里是村姑。 |
| 黄钟才起时,九数从头数。 相将幽谷莺啼,次第雕梁燕语。 田父祭勾芒,丛祠敲社鼓。 农父狎牛郎,村姑教蚕妇。 光阴老尽世间人,冬至寒食一百五。 |
| 两浙汇缘未,聊穷福建回。 雪盐晞黑土,朱李细黄梅。 男子皆强斗,村姑亦懒腮。 在家无活计,此路欠芒鞋。 |
| 拂拂东风欲辨晨,新晴和气满郊闉。 未妨吹雅存豳俗,何必沉巫怖邺民。 田父扶携问鸡卜,村姑呼唤祭蚕神。 柴门不识徵祖吏,便是尧时击壤人。 |
| 黄亭罋闻酒美,白湖船至籴平。 珠衱丽人出郭,银钗村姑入城。 |
| 忆与诸贤共造廷,暮年屈指略凋零。 颜郎衫色有时紫,潘令鬓毛无日青。 小草自应惭远志,落英犹足制颓龄。 左丞岂识吾诗者,举向村姑倚树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