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,东望龙门北朝市。 杨柳青青宛地垂,桃红李白花参差。 花参差,柳堪结,此时忆君心断绝。 |
| 倦倚绳床月上迟,自将横竹向予吹。 秋深杨柳不堪折,况复明朝欲别时。 |
| 翠鬟半亸倦梳妆,杨柳风前阵阵凉。 弦索懒拈缩纤手,龙涎犹嚼口脂香。 |
| 月光微,帘影晓。 庭院深沉,宝鼎余香枭。 浓睡不堪闻语鸟。 情逐梨云,梦入青春杳。 海棠阴,杨柳杪。 疏雨寒烟,似我愁多少。 谁唱竹枝声缭绕。 临风,自诉东风早。 |
| 晓上篮舆出宝坊,野塘山路尽春光。 试穿松影登平陆,已觉锺声在上方。 草色溪流高下碧,菜花杨柳浅深黄。 杖藜切莫匆匆去,有伴行春不要忙。 |
| 新堤杨柳斜,游冶肯还家。 珠弹光流月,春衣色胜花。 幕遮芳草路,骑并美人车。 何处菱歌起,仍怜似若耶。 ¤ |
| 别家杨柳正依依,回首西风木叶飞。 乡梦已随云北散,客心先逐雁南归。 三秋边境仍烽火,九月征衫尚绤衣。 莫向穷途叹牢落,料应青眼故人稀。 ¤ |
| 团团隄路行无极,一株一步杨柳碧。 佳人反覆看荷花,自恨鬓边簪不得。 |
| 到江真几里,为县可三年。 心自难忘蜀,官还只住燕。 莺花萦别酒,杨柳夹行船。 向日登瀛客,相期禁御边。 |
| 因思人事事无穷,几度经过感此中。 山色不移楼殿尽,石台依旧水云空。 唯余芳草滴春露,时有残花落晚风。 杨柳覆滩清濑响,暮天沙鸟自西东。 |
| 宴坐凌霄峰顶寺,时时音信得相闻。 十年寥落长为客,四海交游少似君。 杨柳重青相送处,鹭鸶洁白自成群。 寒思会面知何日,百里溪山隔暮云。 |
| 闲庭凉思晚悠悠,谁遣诗人到水头。 两岸蝉声西照里,岂容杨柳不先秋。 |
| 不见云间杨铁史,寮中七客近如何。 老来诗句疏狂甚,乱后文章感慨多。 长笛参差吹海凤,小琼杨柳舞天魔。 春明且尽嬉游乐,莫解梁鸿《五噫歌》。 先生所居名七者寮。 |
| 二月莺花少,千家雨雪霏。 可怜值寒食,犹未换春衣。 积水生空雾,高城背落晖。 忍看杨柳色,从此去王畿。 |
| 去秋曾作送行诗,又见贞人话别离。 杨柳柔条未堪折,梅花聊赠岁寒枝。 |
| 金钗葬小坟,杨柳寺前村。 已断花间信,空归月下魂。 山莺留曲韵,草露带啼痕。 车马逢寒食,还来酹酒樽。 |
| 何处醉春风,长安西复东。 不因俱罢职,岂得此时同。 贳酒宣平里,寻芳下苑中。 往来杨柳陌,犹避昔年骢。 |
| 佳人能画眉,妆罢出帘帷。 照水空自爱,折花将遗谁。 春情多艳逸,春意倍相思。 愁心极杨柳,一种乱如丝。 |
| 绕岸堆青嶂,游船满绿波。 楼台临水近,杨柳占春多。 老去谁同调,尊前且放歌。 韶华能几日,随棹已新荷。 |
| 别离杨柳青,樽酒表丹诚。 古道携琴去,深山见峡迎。 暖风花绕树,秋雨草沿城。 自此长江内,无因夜犬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