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杨柳依依窣地垂。 麹尘波影渐平池。 霏微细雨出鱼儿。 先自别来容易瘦, 那堪春去不胜悲。 腰肢宽尽缕金衣。 |
| 珠帘的晓光,玉颜艳春彩。 林间鸟鸣唤,户外花相待。 花鸟惜芳菲,鸟鸣花乱飞。 人今伴花鸟,日暮不能归。 池月怜歌扇,山云爱舞衣。 佳期杨柳陌,携手莫相违。 |
| 东风政摇荡,百鸟争春鸣。 长亭杨柳弱,广陌芳草平。 游子动行色,辛勤奔皇京。 利名悲末路,合散笑浮生。 望望陟前陂,陨涕空含情。 勉哉振长策,扶摇云翼轻。 |
| 暖烟轻淡草霏霏,一片晴山衬夕晖。 水露浅沙无客泛,树连疏苑有莺飞。 自从身与沧浪别,长被春教寂寞归。 回首青门不知处,向人杨柳莫依依。 |
| 人家半依沙觜,舟子长停岸足。 杨柳三株五株,桃花一簇两簇。 斜阳澹澹牵黄,远水盈盈涨绿。 老翁忘却投纶,因看晴鸥对浴。 |
| 枵花杨柳傍清明,淡沲风光画不成。 春到此时须急赏,绕堤今夜有蛙声。 |
| 杨柳萦桥绿,玫瑰拂地红。 绣衫金騕袤,花髻玉珑璁。 宿雨香潜润,春流水暗通。 画楼初梦断,晴日照湘风。 第二十三卷 |
| 曲江春半日迟迟,正是王孙怅望时。 杏花落尽不归去,江上东风吹柳丝。 四方无事太平年,万象鲜明禁火前。 九重细雨惹春色,轻染龙池杨柳烟。 |
| 时俗常谈已断霜,雨寒翻著絮衣裳。 花枝照眼堂堂去,茗碗关心故故香。 杨柳稍传莺割据,茅茨敢望燕商量。 旧游莫诵兰亭语,自觉中年易感伤。 |
| 亭亭孤月照行舟,寂寂长江万里流。 乡国不知何处是,云山漫漫使人愁。 杨柳千寻色,桃花一苑芳。 风吹入帘里,惟有惹衣香。 |
| 东风吹恨入青楼,满目春容总是愁。 杨柳织成丝万缕,凭谁裁作翠茸裘。 |
| 罢吟鹦鹉草芊芊,又泛鸳鸯水上天。 一棹冷涵杨柳雨,片帆香挂芰荷烟。 绿摇江澹萍离岸,红点云疏橘满川。 何处邈将归画府,数茎红蓼一渔船。 |
| 多谢春风相此行,马蹄千里夕阳明。 故人杨柳正年少,知己青山旧日情。 思满天涯芳草远,望穷江际暮云生。 同来佳客自不俗,相对松阴听瀑声。 |
| 门前杨柳树,风乱曲尘丝。 日暮临溪别,春帆适楚时。 人烟杨子渡,山木偃王祠。 处处生芳草,悠悠千里思。 |
| 一声啼鴂无芳草。 南浦晴波云渺渺。 蠹尘珠网满香车,三十六桥春悄悄。 垂杨柳舞吹笙道。 红粉台空灰蝶小。 惜花心性不禁愁,莫放堕香随去鸟。 |
| 西风送冷出湖田,一梦酣春落酒泉。 介甲尽为香玉软,脂膏犹作紫霞坚。 魂迷杨柳滩头月,身老松花瓮里天。 不是无肠今麴蘖,要将风味与人传。 |
| 杨柳烟含灞岸春,年年攀折为行人。 好风若借低枝便,莫遣青丝扫路尘。 |
| 千条万条杨柳丝,好花不过三两枝。 今日樽前为君饮,明朝酒病终不辞。 |
| 双螺未合,双蛾先敛,家在碧云西。 别母情怀,随郎滋味,桃叶渡江时。 扁舟载了,匆匆归去,今夜泊前溪。 杨柳津头,梨花墙外,心事两人知。 |
| 桂江南渡无杨柳,见此令人眼暂明。 应学郡中贤太守,依依相向许多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