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镂檀芬馥贯縚衺,击玉敲金一串花。 自与丽妃亲记曲,后来传玩几人家。 |
| 荒哉我中园,珍果所不产。 朝暮惟有鸟,自呼车载板。 楚人闻此声,莫有笑而莞。 而我更歌呼,与之相往返。 视遇若抟黍,好音而睍睆。 壤壤生死梦,久知无可拣。 物弊则归土,吾归其不晚。 归欤汝随我,可相蒿里挽。 |
| 鸟有车载板,朝暮尝一至。 世传鵩似鴞,而此与鴞似。 唯能预人死,以此有名字。 疑即贾长沙,当时所遭值。 洛阳多少年,扰扰经世意。 粗闻方外语,便释形骸累。 吾衰久捐书,放浪无复事。 尚自不见我,安知汝为异。 怜汝好毛羽,言音亦清丽。 胡为太多知,不默而见忌。 楚人既憎汝,弹射将汝利。 且长随我游,吾不汝羹胾。 |
| 岣嵝峰前法轮寺,少林阁后访碑轩。 子宣介甫清诗在,双井毗陵白牓县。 文本记成当国日,退之句就贬官年。 从来治乱共无术,只在诸人进退边。 |
| 上帝板板,下民卒瘅。 出话不然,为犹不远。 靡圣管管。 不实于亶。 犹之未远,是用大谏。 天之方难,无然宪宪。 天之方蹶,无然泄泄。 辞之辑矣,民之洽矣。 辞之怿矣,民之莫矣。 我虽异事,及尔同僚。 我即尔谋,听我嚣嚣。 我言维服,勿以为笑。 先民有言,询于刍荛。 天之方虐,无然谑谑。 老夫灌灌,小子蹻々。 匪我言耄,... |
| 昔年诗板著莲宫,笔力雄豪墨彩丰。 不日三阶平国政,山僧应待碧纱笼。 |
| 何处陪游胜,龙兴古观时。 诗悬大雅作,殿礼七真仪。 远继周南美,弥旌拱北思。 雄方垂朴略,后辈仰箴规。 对坐茵花暖,偕行藓阵隳。 僧绦初学结,朝服久慵披。 到处琴棋傍,登楼笔砚随。 论禅忘视听,谭老极希夷。 照日江光远,遮轩桧影欹。 触鞋松子响,窥立鹤雏痴。 始贵茶巡爽,终怜酒散迟。 放怀还把杖,憩石或支颐。 眺远凝清眄,... |
| 安邑南门外,谁家板筑高。 奉诚园里地,墙缺见蓬蒿。 |
| 鑽真珠解玉板即易,看窟笼著楔却难。 月色和云白,松声带露寒。 |
| 龙牙山里龙无眼,死水何曾振古风。 禅板蒲团不能用,只应分付与卢公。 |
| 妙喜胸中流出底,重华天子手亲书。 大千俱坏此不坏,别板刊行亦听渠。 |
| 四绝堂前万木秋,碧参差影压湘流。 闲思宋杜题诗板,一日凭栏到夜休。 |
| 灵树面皮多葛怛,韶阳板齿上生毛。 会得国清才子贵,不会家富小儿娇。 |
| 棘为篱落板为扉,堂上春山碧四围。 前后相承花百种,往来自在燕双飞。 卖田不耻因偿偿,耽酒无厌更典衣。 人道家贫诗却富,先生一笑久忘机。 |
| 我生素不事诙谐,檐板方头唤不回。 遇事岂容无正论,济时未必有长材。 头虽五鼎不辞剑,口恐三缄合用枚。 不是生平太刚介,有如踪迹尚尘埃。 |
| 浙水春风第一家,只言当日长兰芽。 谁知李白三山侣,来看姚黄二月花。 金瓮荼蘼香作酒,玉瓯松子肉为茶。 满板松竹并奇物,寿似蟾宫之桂华。 |
| 柳影板阴绿绕村,日长细得话诗情。 迎风紫燕忽双去,隔雨黄鹂又一声。 笔黑生涯成冷淡,笋蔬盘馔易经营。 世间微利真刀蜜,有底驱驰取重轻。 |
| 寂喧相去几由旬,禽戏何妨小屈伸。 退步自应行步稳,识心安用捧心颦。 又看桃板迎新岁,定是蒲轮访旧人。 粒粒金丹分二百,祝公丈六现金身。 |
| 红莲锦袖曹刚手,珑板腰肢捉板歌。 何事夜深还演艺,花前争奈月明何。 |
| 担板人多见一边,圣心思虑甚周旋。 方知大禹同夫子,彼此观之无间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