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柱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唐]

    《北邙行》

    洛阳北门北邙道,丧车辚辚入秋草。
    车前齐唱薤露歌,高坟新起白峨峨。
    朝朝暮暮人送葬,洛阳城中人更多。
    千金立碑高百尺,终作谁家柱下石。
    山头松柏半无主,地下白骨多于土。
    寒食家家送纸钱,乌鸢作窠衔上树。
    人居朝市未解愁,请君暂向北邙游。
  • 2
    [宋]

    《和迟田舍杂诗九首》

    苍然涧下松,不愿世雕刻。
    斧斤百夫手,牵挽千牛力。
    断成华屋柱,加以缀衣饰。
    人心喜相贺,松心终自惜。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》

    芦荻中间一港深,蒌蒿如柱不成簪。
    正愁半日无村落,远有人家在树林。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铜陵县废寺》

    铜官山下梵坊欹,谁为昭明太子悲。
    鹤去不归松下柱,龟埋空负草间碑。
    谁言象教无销歇,自剖鸿蒙有乱离。
    独倚倾墙望淮水,残僧绝影立移时。
  • 5
    [宋]

    《挽新市张监酒三首》

    捧檄来新市,逢人说旧官。
    腊残千醆熟,春到万家欢。
    不见文移急,惟闻酒禁宽。
    摩挲石梁柱,挽仰叹才难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送朱南山开蜀阃》

    殿上传宣内引官,一封历历奏忠肝。
    八千里路先声至,百万都人夹道观。
    节度晋公先授钺,淮阴韩信旧登坛。
    擎天正要中流柱,莫拟人间蜀道难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题向伯共过峡图二首》

    过峡新图世所传,峡中犹说泛舟仙。
    柱天动业须君了,借我茅斋看十年。
  • 8
    [元]

    《西江月 送张大经》

    留在平生落落,休嗟世事滔滔。
    青云底柱本来高。
    立向颓波更好。
    一片花飞春减,可堪万点红飘。
    江花江月可怜宵。
    莫赋招魂便了。
  • 9
    [明]

    《无题拟李商隐(四首)》

    环佩珊珊下汉皋,琼楼风度郁轮袍。
    琴心寄调传孤凤,华意留情属小桃。
    金粟柱移筝上雁,玉莲杯举掌中醪。
    乘鸾一去无消息,肠断神山梦寐劳。
    ¤
  • 10
    [当代]

    《古风 林朝英》

    子房志亡秦,曾进桥下履。
    佐汉开鸿举,屹然天一柱。
    要伴赤松游,功成拂衣去。
    异人与异书,造物不轻付。
    重阳起全真,高视仍阔步。
    矫矫英雄姿,乘时或割据。
    妄迹复知非,收心活死墓。
    人传入道初,二仙此相遇。
    於今终南下,殿阁凌烟雾。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用厚后弟强甫韵》

    临池苫盖钓鱼庵,却笑温生起水南。
    林下休官谁见一,岁寒取友不过三。
    点黄岂有眉间喜,坚白都无舌本谈。
    柱下首阳孰工拙,东方元未识夷聃。
  • 12
    [宋]

    《送喻太丞知处州》

    喻公策名自先朝,奉常冬官始见招。
    何因敛退为泉石,可惜垂欲排云霄。
    处州不城山作堵,百嶂千峰自翔舞。
    孤高上头天一柱,中有秀句须公取。
  • 13
    [宋]

    《垂虹亭观打鱼斫鱠四首》

    桥柱疏疏四寂然,亭前突出八鱼船。
    一声磔磔鸣榔起,惊出银刀跃玉泉。
  • 14
    [唐]

    《和王员外雪晴早朝》

    紫微晴雪带恩光,绕仗偏随鸳鹭行。
    长信月留宁避晓,宜春花满不飞香。
    独看积素凝清禁,已觉轻寒让太阳。
    题柱盛名兼绝唱,风流谁继汉田郎。
  • 15
    [唐]

    《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》

    闲宵因集会,柱史话先生。
    身爱无一事,心期往四明。
    松枝影摇动,石磬响寒清。
    谁伴南斋宿,月高霜满城。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《短谣》

    窗中灯冷晖重绿,窗前西风叶相逐。
    晓霜披瓦月上轩,枕梦不成雁声续。
    拂衣起步行绕壁,万虑无成泪沾臆。
    铁房老剑涩不青,闪系入柱不可索。
    白昼出门归路迷,冬日易夜还空归。
    人将豪杰视如草,天困英雄未与时。
    长鲸滞斩海波摇,塞甲不卷边尘嚣。
    吾徒憔悴乃如此,安得长喙呼重霄。
  • 17
    [宋]

    《朱叔清小楼谒名并诗》

    望舒虽是月,借作此楼名。
    收尔万家地,归吾双眼明。
    规模成巧小,景物散纵横。
    人若无高见,虚空柱谩擎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拟西北有高楼》

    高楼可岧嶢,一柱西北隅。
    横当子午道,峻直参井墟。
    曲琼卷飞霞,俨俨仙人居。
    上通三重阶,下荫十二衢。
    傍楼玉箫女,织翠纷华裾。
    仙人雇之笑,授以青琅书。
    遡言欲从之,媒拙而于理疎。
    丹梯目成久,须凭大垂手。
  • 19
    [宋]

    《送自然子夏德甫》

    子以自然名,诘我自然理。
    至理本无言,有言已非是。
    畏隹时怒号,厉风从何起。
    晚得复怒生,春雨果谁使。
    使然与不然,万化谁与纪。
    君诘我不知,不如两忘已。
    君苟未忘言,请问柱下史。
  • 20
    [明]

    《送朱质夫赴宁远知县》

    万里番禺自汉通,乘槎有客气如虹。
    地分铜柱风烟外,山涌琼台雪浪中。
    帝子旌旗何处问,黎人衣服与时同。
    兴来好和苏公语,又度西南月半弓。
相关诗人
相关字典
相关古籍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