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桃根桃叶。 一树芳相接。 春到江南三二月。 迷损东家蝴蝶。 殷勤踏取青阳。 风前花正低昂。 与我同心栀子,报君百结丁香。 |
| 桃叶桃根柳岸头,献之才调颇风流。 相看不语横波急,艇子翻成送莫愁。 |
| 桃叶桃根柳岸头,献之才调颇风流。 相看不语横波急,艇子翻成送莫愁。 |
| 桥低红板,正秦淮水长,绿杨飘撇。 管领春风陪舞燕,带露含凄惜别。 烟软梨花,雨娇寒食,芳草催时节。 画船箫鼓,歌声缭绕空阔。 究竟桃叶桃根,古今岂少,色艺称双绝? 一缕红丝偏系左,闺阁几多埋没。 假使夷光,苎萝终老,谁道倾城哲? 王郎一曲,千秋艳说江楫。 |
| 江南桃叶齐,江北桃根低。 各自擅风流,人情千载迷。 桃花竟谁比,风雨日凄凄。 |
| 桃根桃叶斗春葩,《水调》河传穆护砂。 无限江南新乐府,君王独赏《后庭花》。 |
| 水暖鸳鸯渡,风寒燕燕楼。 桃根与桃叶,都在曲江头。 |
| 一夜春风拂苑墙,归来何处剩凄凉。 汉皋佩冷临江失,金谷楼危到地香。 泪脸补痕劳獭髓,舞台收影费鸾肠。 南朝乐府休赓曲,桃叶桃根尽可伤。 |
| 梅山近日风光好,桃叶桃根总可人。 自喜暮年多乐事,非君谁与共花茵。 |
| 为爱荷花并蒂开,便将荷叶作金杯。 桃根桃叶俱殊色,且看相携渡水来。 |
| 白玉楼中白雪歌。 更将白纻衬春罗。 软红香里最么麽。 桃叶桃根随处有,江南江北见来多。 风前月底奈愁何。 |
| 扁舟乞得自由身,烂漫金陵作好春。 桃叶桃根双姊妹,清风明月我三人。 |
| 桃湖避秦之远孙,绕湖桃叶遮桃根。 父子声名动场屋,绿衫手板桃花村。 相随入南访灵迹,九日山重海深碧。 韩公文高大册印,秦系诗清小砖刻。 我已衰残书不成,有语安能为重轻。 子今自出琼瑰句,南伯南侯倒屐迎。 |
| 岁寒心事旧相知。 相别去年时。 如今重观春风面,此年时、消瘦些儿。 天上玉堂何在,人间金鼎频移。 风尘不染素罗衣。 脉脉倚柴扉。 桃根桃叶争春媚,尽教他、浓抹胭脂。 老我扬州何逊,陇头谁为题诗。 |
| 岁寒心事旧相知。 相别去年时。 如今重观春风面,此年时、消瘦些儿。 天上玉堂何在,人间金鼎频移。 风尘不染素罗衣。 脉脉倚柴扉。 桃根桃叶争春媚,尽教他、浓抹胭脂。 老我扬州何逊,陇头谁为题诗。 |
| 隔花窥半面,带天香、吹动一天秋。 叹行云流水,寒枝夜鹊,杨柳湾头。 浪打石城风急,难系莫愁舟。 未了笙歌梦,倚棹西州。 重省寻春乐事,奈如今老去,鬓改花羞。 指斜阳巷陌,都是旧曾游。 凭寄与、采芳俦侣,且不须、容易说风流。 争得似、桃根桃叶,明月妆楼。 |
| 双桨来时,有人似、旧曲桃根桃叶。 歌扇轻约飞花,蛾眉正奇绝。 春渐远、汀洲自绿,更添了、几声啼鴂。 十里扬州,三生杜牧,前事休说。 又还是、宫烛分烟,奈愁里、匆匆换时节。 都把一襟芳思,与空阶榆荚。 千万缕、藏鸦细柳,为玉尊、起舞回雪。 想见西出阳关,故人初别。 |
| 花压栏干春昼长,清歌一曲断君肠。 云飞雨散知何处,天上人间两渺茫。 已托焦桐传密意,不将清瑟理霓裳。 江南旧事休重省,桃叶桃根尽可伤。 ¤ |
| 十日狂风,都断送、杏花红去。 却是有、海棠枝上,一分春住。 桃叶桃根浑未觉,樱桃杨柳成轻负。 强尊前、抖擞旧精神,谁能许。 时不再,欢难屡。 心未老,杯频举。 尚不妨领略,登临佳处。 山接武陵余胜气,江吞大别仍东注。 叹圣贤、功业与江山,无今古。 |
| 十二金屏逐面遮,双鬟背倚弹琵琶。 六么弦急齐声按,桃叶桃根旧一家。 曲罢屏开但香雾,余音空绕珊瑚树。 中年魂梦不惊飞,雒月巫云引归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