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宋朝「棹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
    《挽黄思梅》

    梦回残月堕觚棱,归棹沧浪自濯缨。
    城郭重来嗟隔世,江山如画忆初盟。
    当年阮瑀谁争长,千载相如凛若生。
    空复满襟余老沔,临风三叫君倾。
  • 2
    [宋]

    《大雪书怀》

    天将奇赏发清欢,畴昔登临插羽翰。
    梅下寻诗骑马滑,松梢索酒倚楼寒。
    闭门老子愁无赖,返棹归来兴已阑。
    聊掬玉尘添石鼎,自煎鱼眼破龙团。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后端午行》

    一村一船遍一邦,处处旗脚争飞扬。
    祈年赛愿从其俗,禁断无益反为酷。
    喜公与民还旧观,楼前一笑沧波远。
    日昏停棹各自归,黄瓜苦菜夸甘肥。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寄葛秋岩》

    吴地繁华半劫灰,故山秋远梦频回。
    琵琶亭老春风棹,桑落洲寒夜雨杯。
    岁月悠悠人几换,关河渺渺雁空来。
    酒酣欲寄登临眼,黄叶斜阳满废台。
  • 5
    [宋]

    《柳梢青·脉脉春心》

    脉脉春心,情人渐远,难托离愁。
    雨后寒轻,风前香软,春在梨花。
    行人倚棹天涯。
    酒醒处、残阳乱鸦。
    门外秋千,墙头红粉,深院谁家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和潘倅新溪七首》

    平湖潋滟带垂杨,绿暗长堤五月凉。
    彩女移舟连浦去,棹歌声里水风香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送赵清臣宰姚江》

    妇家故步懒重寻,藏拙年来恐不深。
    短棹有时乘兴去,径登竹所听鸣琴。
  • 8
    [宋]

    《题十咏堂》

    十咏名堂岁月深,我来访古避荆榛。
    依村结屋临山址,种柳寻花傍水滨。
    珠玉旧传清唱在,沧浪初棹绿波新。
    此心乐与邦人共,要使浑如郡北春。
  • 9
    [宋]

    《寄朱五哥》

    单父琴边遇赏音,皋比巍坐屋庐深。
    客中莫放挥金手,酒后无忘守口箴。
    投笔未酬豪杰志,读书犹识圣贤心。
    何时棹破山阴雪,共对青灯谈古今。
  • 10
    [宋]

    《余于沂流至安仁》

    半篙新涨满帆风,两岸千山一抹中。
    惭愧棹郎能袖手,若非袖手更无功。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金陵杂兴二百首》

    桂棹青溪夜泊船,胡床歇马坐江边。
    一声笛罢不知处,两不交谈意已传。
  • 12
    [宋]

    《上赵主簿霁宇》

    辞棘鸾飞远,重来棹雪舟。
    政声清似水,官况冷於秋。
    谱系王侯贵,文章班马流。
    赈民问钱谷,名已在金瓯。
  • 13
    [宋]

    《题韩季默春山图》

    春山一簇带春云,楼阁高低日欲曛。
    骑马棹船游冶客,一天风月自平分。
  • 14
    [宋]

    《送应徽之归天台》

    去来行李苦匆匆,世路崎岖一笑中。
    闻道倚门占鹊喜,早寻归棹浙江东。
  • 15
    [宋]

    《和净因老师渔父词》

    潦倒渔翁一无解,苍苍雪鬓知何载。
    短棹轻舟泛沧海,抛钩在,碧波深处全无阂。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《泛湖次柳洲二首》

    一棹西湖意不阑,解颐风约水云寒。
    瀰瀰细浪篷边去,叠叠青山枕上看。
  • 17
    [宋]

    《代陈季若上张帅》

    骀荡春风散百城,钓鳌江上棹歌声。
    官军不遣征徭少,烧尽柴炉说太平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竞渡櫂歌》

    望天湖,望天湖,绿杨深处鼓{上鼓下渊}{上鼓下渊}。
    好是年年三二月,湖边日日看划船。
    竞渡櫂歌其二斗轻桡,斗轻桡,雪中花卷棹声摇。
    天与玻璃三万顷,尽教看得几吴舠。
  • 19
    [宋]

    《渡钱塘江》

    东风晓出凤凰城,烟棹悠悠春水平。
    征雁北归乡有思,大江东去世无情。
    渡人来往青山在,霸业兴亡白鸟惊。
    惆怅鲸吞心未死,至今朝暮逐潮生。
  • 20
    [宋]

    《归耕亭二首》

    丹青模写费毫端,此景居然两寺间,半岭松阴观鹤憩,一泓雪影照人颜。
    及时行乐恐无地,何进归休始买山。
    多谢好风吹妙语,西湖处士棹丹还。
相关字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