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嗟龙之智谁可拘,出入变化何须臾。 坛平树古潭水黑,沉沉影响疑有无。 四山云雾忽昼合,瞥起直上拏空虚。 龟鱼带去半空落,雷輷电走先後驱。 倾崖倒涧聊一戏,顷刻万物皆涵濡。 青天却扫万里静,但见绿野如云敷。 明朝老农拜潭侧,鼓声坎坎鸣山隅。 野巫醉饱庙门阖,狼藉乌鸟争残余。 |
| 关关啼鸟树交阴,雨过西城野色侵。 避暑谁能陪剧饮,清歌自可涤烦襟。 稻花欲秀蝉初嘒,菱蔓初长水正深。 知有江湖杳然意,扁舟应许共追寻。 |
| 微风池沼轻澌漾,旭日楼台瑞蔼浮。 四海懽声歌帝泽,万家春色满皇州。 |
| 十年前是尊前客,月白风清。 忧患凋零。 老去光阴速可惊。 鬓华虽改心无改,试把金觥,旧曲重听。 犹似当年醉里声。 |
| 画楼钟动君休唱,往事无踪。 聚散匆匆。 今日欢娱几客同。 去年绿鬓今年白,不觉衰容。 明月清风。 把酒何人忆谢公。 |
| 八月秋高风历乱。 衰兰败芷红莲岸。 皓月十分光正满。 清光畔。 年年常愿琼筵看。 社近愁看归去燕。 江天空阔云容漫。 宋玉当时情不浅。 成幽怨。 乡关千里危肠断。 |
| 清明上巳西湖好,满目繁华。 争道谁家。 绿柳朱轮走钿车。 游人日暮相将去,醒醉喧哗。 路转堤斜。 直到城头总是花。 |
| 东城移疾久离居,安得疑蛇意尽袪。 诸老何为谗贾谊,君王犹未识相知。 浮沉俗喜随时态,磊落材多与世疏。 谁谓文章金马客,翻同憔悴楚三闾。 |
| 江上寒山祗对门,野花岩草共嶙峋。 独吟群玉峰前景,闲忆红莲幕下人。 |
| 汉柱题名墨未乾,南州坐布政条宽。 岭云路隔梅欹驿,使驿秋归柳拂鞍。 建礼侵晨趋冉冉,明光赐对佩珊珊。 颍川此召行闻拜,冠頍凝尘俟一弹。 |
| 汉家财利析秋毫,暂屈清才岂足劳。 邑屋连云盈万井,舳舻衔尾列千艘。 春寒欲尽黄梅雨,海浪高翻白鹭涛。 平昔壮心今在否,江山犹得助诗豪。 |
| 凉生玉宇来风细,日永金徒报漏稀。 皎洁冰壶清水殿,三千争捧赭黄衣。 |
| 黄金未变千丝柳,白日初迟百刻香。 圣主本无声色惑,宫花不用◇新妆。 |
| 庭院深深深几许,[1]杨柳堆烟,[2]帘幕无重数。 玉勒雕鞍游冶处,[3]楼高不见章台路。 [4]雨横风狂三月暮,门掩黄昏,无计留春住。 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 [5] |
| 二月春耕昌杏密。 百花次第争先出。 惟有海棠梨第一。 深浅拂。 天生红粉真无匹。 画栋归来巢未失。 双双款语怜飞乙。 留客醉花迎晓日。 金盏溢。 却忧风雨飘零疾。 |
| 暖日迟迟花袅袅。 人将红粉争花好。 花不能言惟解笑。 金壶倒。 花开未老人年少。 车马九门来扰扰。 行人莫羡长安道。 丹禁漏声衢鼓报。 催昏晓。 长安城里人先老。 |
| 过尽韶华不可添。 小楼红日下层檐。 春睡觉来情绪恶。 寂寞。 杨花缭乱拂珠帘。 早是闲愁依旧在。 无奈。 那堪更被宿酲兼。 把酒送春惆怅甚。 长恁。 年年三月病厌厌。 |
| 群芳过後西湖好,狼籍残红。 飞絮濛濛。 垂柳阑干尽日风。 笙歌散尽游人去,始觉春空。 垂下帘栊。 双燕归来细雨中。 |
| 粉蕊丹青描不得。 金针线线功难敌。 谁傍暗香轻采摘。 风淅淅。 船头触散双鸂鶒。 夜雨染成天水碧。 朝阳借出胭脂色。 欲落又开人共惜。 秋气逼。 盘中已见新荷的。 |
| 红粉墙头花几树。 落花片片和惊絮。 墙外有楼花有主。 寻花去。 隔墙遥见秋千侣。 绿索红旗双彩柱。 行人只得偷回顾。 肠断楼南金锁户。 天欲暮。 流莺飞到秋千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