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谁家巧归为花谋,针丝残零细意收。 不管生红难熨贴,从教百皱缀枝头。 | 
| 雨到中霄寂不鸣,只闻风拂树梢轻。 瓦沟收拾残零水,并作檐间一滴声。 | 
| 浙界残零处,相寻聊解颜。 别桥连白石,移榻对青山。 有恨春将晚,无机性自闲。 天涯将野眼,时见一舟还。 | 
| 枯树藤为叶,遥峰石作鬟。 如何每行路,不劝自加餐? 浙界残零处,江东咫尺间。 炊烟恋茅店,飞出却飞还。 | 
| 鼻观初闻九里香,小山幽桂老尤苍。 纵然有少残零热,自是无缘顿段凉。 似觉衣襦嫌楚葛,便教床榻卷巴箱。 虬龙雨足当休谢,谁与飞笺叩玉皇。 | 
| 群经载圣道,昭揭如日星。 秦火一何烈,烧燔灭其形。 汉儒事掇拾,区区补残零。 虽然有遗阙,其功亦已宏。 唐世尚文学,君臣益留情。 琬琰刻文字,后先十三经。 谓兹金石坚,不与竹帛并。 自从东都后,此刻最为精。 罗列黉舍内,奎璧映晶莹。 我言金与石,有时亦销崩。 有形必有弊,斯理讵难征。 安知圣人道,所托非所凭。 天地共终始,... | 
| 枉看平生多少书,分明便是蠹书鱼。 万签过眼还休去,一字经心恰似无。 急读何如徐读妙,共看更胜独看渠。 麴生冷笑仍相劝,惜取残零觅句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