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十智同真验作家,可中毫忽不容差。 若无师子翻身句,现在徒将面自夸。 |
| 力在如今作用时,情存毫忽便成欺。 谁知修水千峰碧,尽入秋风一瘦藜。 |
| 岂无毫忽补于时,用尽初心卒见遗。 不拔一毛徒自利,杨朱作计未为痴。 |
| 春雨如膏,春云如鹤。 春草离离,春花灼灼。 骑声盖色兮何太乖张,毫忽不形兮填沟塞壑。 直往无前,犹欠一著。 |
| 山肥拥云,水明濯月。 动随偏正往来,静见离微出没。 得万像之根源,识诸缘之窠窟。 相随来也,不遗毫忽。 |
| 风观痴甚,形骸老生,眉棱阴觉重,鼻息静还清。 二仪未兆,一点圆明。 霜洗斗牛湿。 秋晴河汉横。 莫将毫忽痕空性,向道环中长太平。 |
| 洋州太守驻双轮,佳句曾留渭水春。 一纪却题关右节,二篇才出屋间尘。 濡毫忽听山僧语,题柱须防县令嗔。 只道衣冠专世态,炎凉也属不毛人。 |
| ...天必相值。 河汉滔滔渺涯涘,三反九折时游戏。 簦屩跻堂累千辈,鍧雷激电非思议。 毫忽微差失大千,同尽鸳鸿与蝼蚁。 菩提一切皆具足,刮膜分光诚岂弟。 体味龙宫七佛书,卢老面目云何是。 余生流浪无明窟,回首尘尘非自己。 季咸鬼眼必见窥,和璞妙算应不遗。 大士知言善呵蔽,朝闻夕殒甘如饴。 疑蛇一祛病当愈,识路还家要有时 |
| 洛阳老狂眼双白,挥豪醉呼声裂帛。 手持造化夺天工,顷刻云烟变朝夕。 有时点染入毫忽,决眦未须论寸尺。 平看侧睨部位匀,叠见层分了无隔。 更闻篆法书绝伦,二物殊科乃同格。 前身合是颜平原,骨蜕空山两无迹。 君看雪霁江行图,杳若张帆向空碧。 沙明水净天地阔,远树平川晴历历。 两舟供载百物具,细者铢藏巨山积。 老稚相看宛有情,佣工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