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万石躬行不读书,公孙张禹号名儒。 诗书何罪工发冢,自是诸生爱颔珠。 |
| 绿囊方底殿屏东,密使潜书昼夜通。 落尽仙桃春不管,更教双燕舞西风。 |
| 汉将假帝为真帝,齐乞真王作假王。 大抵纪韩皆是信,不知谁短又谁长。 |
| 丈夫一死谁能惜,直把微躯脱汉王。 不学贪生求富贵,族夷身戮恨尤长。 |
| 四百年间反覆寻,汉家兴替好沾襟。 每逢奸诈须挼手,真遇英雄始醒心。 王莽弄来曾半破,曹公将去便平沈。 当时虚受君恩者,谩向青编作鬼林。 |
| 求益诚贤牧,廉平致乐康。 欢谣腾近辅,盛典茂徽章。 旧相亲褒记,黎民竞盛伤。 丰碑应不朽,千载咏惟良。 |
| 危邦有贤哲,力战镇州平。 革弊还疲庶,從宽悦众情。 爱人惟责己,徇节几忘生。 青史惟馨在,千年仰令名。 |
| 彭蠡万顷波,胥江八月涛。 所蓄盖有素,末流故滔滔。 君子贵养源,毋事驾说劳。 汉祖过百人,心动疑贯高。 田孟天下士,其忍负赵敖。 处死且不难,视身如鸿毛。 髠钳吾何畏,义命岂忍逃。 乘舆忽至止,兴运有所遭。 挽首与之语,议论诚英豪。 回视汉廷臣,谁能出尔曹。 即日拜宋相,泥涂升九皋。 大闲不可逾,四维在所操。 我观忠义传,... |
| 春秋将绝书刘子,汉史虽终述武侯。 旧国不知遗烈在,我来偶作冶城楼。 |
| 为固续汉史,嗔原作楚骚。 伟哉二女子,才学识俱高。 |
| 武夷深处有台仙,岳降元肖六日前。 早挟雄文偕汉史,晚将奇策对尧天。 一官祭灶真游戏,万里搏风吏勉旃。 早晚菑川再惟上,好将名姓压英躔。 |
| 有妇谁能似尔贤,文章操行美俱全。 一编汉史何须续,女戒人间自可传。 |
| 曾陪朵殿燕天基,辜负先皇不世知。 二客穿傍垂汉史,三良临穴见秦诗。 犬鸡拔宅难飞举,雀鼠贪生愧暮迟。 回首修门悲复喜,大明继照出咸池。 |
| 曾披汉史羡冥鸿,身脱虞罗汉已终。 遥望仙舟悲逝水,独留荒冢泣寒蛩。 碑欹有字腰垂断,树老无枝腹半空。 不敢折巾强自附,为君沽酒酹秋风。 |
| 岁逢渊献感炎精,创业中兴二主生。 天启高皇符艺祖,人将大观拟天成。 生民厌乱思平治,造物开先毓圣明。 甲子亥,试从汉史漫推评。 |
| 銮坡初罢直,西去惜离群。 载笔唐供奉,褰帷汉史君。 浊流河驿雨,高树岳祠云。 公暇应怀古,登临赋夕曛。 |
| 汉史标名氏,宕梁存慕丘。 非惟能抗节,更独抱先忧。 全蜀悲衔璧,孤身欲断头。 湍奔砥柱屹,果硕剥阳留。 片语消威猛,三军尽辑柔。 词严偏蔼若,气正一何遒。 庙貌旒垂冕,祀将春复秋。 我来虔展拜,匪敢谓遨游。 |
| 我昔读汉史,心师张子房。 从容辅汉室,功成复翱翔。 皆由受师训,知进退存亡。 我本田舍儿,本志在退藏。 因缘遇真主,招聘助发扬。 五年寄京国,心志不皇皇。 料由宿志定,万事皆粃糠。 今日得归来,素志今得偿。 舣舟阿县下,骑马达祠堂。 伏行仙遗像,我志愈激昂。 誓归东村住,心祈契空苍。 庶可见张子,侍翁入帝乡。 |
| 寒食光辉薄,古原多夕阴。 行经平陵道,感慨一何深。 将军昔封此,汉史传至今。 山川宛如旧,事迹嗟已沉。 聚落有人烟,故国无乔林。 尚想英雄气,千古犹森森。 边尘久未定,干戈日相寻。 兴怀几内恸,何必鼓鼙音。 |
| 七十人稀,尝记得、少陵旧语。 谁知道、五园庵主,寿今如许。 书底青瞳如月样,镜中黑鬓无双处。 与人间、世味不相投,神仙侣。 文汉史,诗唐句。 字晋帖,碑周鼓。 这千年勋业,一年一部。 晔晔紫芝商隐皓,猗猗绿竹淇瞻武。 问先生、何处更高歌,凭椿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