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内空外空内外空,一声才举迅雷风。 流通佛法无多子,千古灵山灵象雄。 |
| 振法雷,击法鼓。 布慈云,洒甘露。 |
| 异乡逢岁尽,一倍旅愁增。 车从来三署,衣香过五陵。 春晴传法鼓,夜色引慈灯。 谁识朝元侣,禅栖学老僧。 |
| 雪霁寒威峻,山空晚色新。 我来何所羡,一夕暂閒身。 法鼓震虚空。 灵岩绍祖风。 老僧禅定后,龙虎自相逢。 |
| 抖擞尘衣访古踪,扪萝涉险彻灵峰。 寒堆泰岳千岩雪,清绕方山十里松。 泉顶客回闻法鼓,云堂僧起动斋钟。 如来元现因明处,直在人天第一重。 |
| 四更里,法鼓响。 金鸡儿木头唱。 便斡旋,升降透双关,早起随明堂过。 虎龙自在通来往。 能抽添,运水火。 炼黑赤炉内辊金丸,迸雪白,珠 |
| 太常迎驾乐声齐,戏马场中舞象犀。 队队宫嫔椎法鼓,绣襟文曌立楼西。 |
| 玄都五府傍彤闱,碧落三宫象紫微。 法鼓近连宫漏响,炉烟遥接御香飞。 西山返照明金榜,北阙祥云护玉衣。 更喜仙人楼阁迥,长安车马客来稀。 |
| 开天门,闢地户。 震法雷,击法鼓。 |
| 震法雷,击法鼓,针锋剔发千钧弩。 大地山河失却威,独坐雄峰孤眼普。 |
| 振法雷,击法鼓,布慈云兮洒甘露。 只将此法为全提,世世愿为诸佛母。 |
| 小亭存古意,雅称道家风。 澉水鸭头绿,山茶鹤顶红。 内丹还九转,法鼓叩三通。 若问希夷事,檐铃语未终。 |
| 相思遥指玉霄峰,怅望江山阻万重。 会隔晓窗闻法鼓,几同寒榻听疏钟。 别来知子长餐柏,吟处将谁对倚松。 且住人间行圣教,莫思天路便登龙。 |
| 碧海开龙藏,青云起雁堂。 潮声迎法鼓,雨气湿天香。 树接前山暗,溪承瀑水凉。 无言谪居远,清净得空王。 |
| 归宗法窟寖湮微,拭眼余风靡孑遗。 法鼓一声精彩变,要如光弼用军时。 |
| 箯舆轧幽径,乔松矫疏花。 好鸟媚嘉荫,圆吭咽清笳。 膏畦走秧马,茅檐嘶茧车。 谁知天下东,尽属山人家。 桥横涧水断,寺古林屋斜。 铭架镇法鼓,诗碑记煎茶。 尊者俨如故,天奎失龙蛇。 划然小窗开,五蕊撑谽谺。 斗酒软两脚,捷步穷烟霞。 |
| 神鼎一铸魑魅怖,法鼓四震波旬悲。 祖宗涵养天下气,留得此脉扶颠危。 |
| 震法雷,击法鼓。 玉角金鳞,兴云吐雾。 机前拶倒凌霄峰,大地撮来无寸土。 杀活全提,平欺佛祖。 |
| 豫北二山尚有移,河中一洲亦可为。 精诚必至霜尘下,意气所感金石离。 有子合掌修名立,时王权发美誉垂。 昔来勤心少骞堕,何不努力出忧危。 胜幡法鼓萦且击,智师道众纷以驰。 有生无我俨既列,无明有我孰能窥(○《初学记》二十三。 )。 |
| 庐山俯长江,秀色摩青天。 招提选胜地,好景相属连。 东林最幽旷,殿阁含飞烟。 馨香满天下,无如远公莲。 社客方散后,零落七百年。 之人远同调,绿绮非丝弦。 不可倾耳授,但许心相传。 迷津苦难渡,人以师为船。 法鼓忽雷震,此事非偶然。 何时穿蜡屐,问法浮云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