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客以赏之,仍呼侑尊者六辈,酒半,人簪其一,恰恰无欠余。 因赋 谁把洛阳花,翦送河阳县。 魏紫姚黄此地无,随分红深浅。 小插向铜瓶,一段真堪羡。 十二人簪十二枝,面面交相看。 |
| 闻道洛阳花正好,家家遮户春风。 道人饮处百壶空。 年年花下醉,看尽几番红。 此拐又从何处去,飘蓬一任西东。 语声虽异笑声同。 一轮清夜月,何处不相逢。 |
| 洛阳地脉花最宜,牡丹尤为天下奇。 我昔所记数十种,於今十年半忘之。 开图若见故人面,其间数种昔未窥。 客言近岁花特异,往往变出呈新枝。 洛人惊夸立名字,买种不复论家赀。 比新较旧难优劣,争先擅价各一时。 当时绝品可数者,魏红窈窕姚黄妃。 寿安细叶开尚少,朱砂玉版人未知。 传闻千叶昔未有,只从左紫名初驱。 四十年间花百变,最花... |
| 洛阳风景实堪夸,几处楼台处处花。 尽是齐王修种得,如今惆帐似无空。 |
| 金谷花时醉一场,旧游无日不思量。 谁知万水千山里,枉被人传过洛阳。 |
| 点点风帆底处还,似无似有海门山。 白鸥却怕潮头恶,闲卧汀花野草间。 |
| 洛阳交友皆奇杰,递赏名园只似家。 却笑孟郊穷不惯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 |
| 金谷花时醉几场,旧游无日不思量。 谁知万水千山里,枉被人言过洛阳。 |
| 红纱未晓黄鹂语。 蕙炉销兰炷。 锦屏罗幕护春寒,昨夜三更雨。 绣帘闲倚吹轻絮。 敛眉山无绪。 看花拭泪向归鸿,问来处、逢郎否。 |
| 莫问清江与洛阳。 山林总是一般香。 两家地占西南胜,可是前人例姓杨。 石作枕,醉为乡。 藕花菱角满池塘。 虽无中岛霓裳奏,独鹤随人意自长。 |
| 十分国艳贪春暖,一簇芳心衬晓霞。 送与生朝添寿斝,洛阳年少洛阳花。 |
| 平生自是爱花人,到处寻芳不遇真。 祗道人间无正色,今朝初见洛阳春。 |
| 温柔乡内人,翠微合中女。 颜笑洛阳花,肌莹荆山玉。 东君深有情,解与花为主。 移傍楚峰居,容易为云雨。 |
| 深山雨易雪,片大不成花。 翁媪热摩面,儿童寒战牙。 如居峨顶寺,休问洛阳花。 宜麦今虽兆,明年事未涯。 |
| 犹疑绿萼花微甚。 难与青莲并。 青莲朵朵是天人。 又向天人想见、洛阳春。 多情素质尘生步。 况被潘妃污。 此花仍是微赪。 却似娇波波外、两眉青。 |
| 未展蓁蓁叶,先开灼灼华。 武陵迷境域,御宿接烟霞。 投我畴为报。 偷儿孰是家。 春风南北起,别有洛阳花。 |
| 掷柳迁乔太有情,交交时作弄机声。 洛阳三月花如锦,多少工夫织得成。 |
| 客路逢寒食,花山不见花。 归心随北鴈,先向洛阳家。 |
| 眼中不复见姚黄,从古扬州亚洛阳。 可止中郎虎贲似,政堪花相相花王。 |
| 汉南汉北满平田,三月黄花也可怜。 惟有书生知此味,可无诗句到渠边。 油灯夜读书千卷,齑臼晨供饮十年。 今日相看总流落,洛阳樱笋正争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