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烟水重重际海涯,夜深风雨耿茆茨。 交朋散落欢娱少,忧患侵陵志气衰。 痴腹何由有鳞甲,俗情自未去毛皮。 诗书六十余年梦,更拟传衣付小儿。 | 
| 漠漠同云遍海涯,晓风寒逼绿窗纱。 飞扬鳞甲三午界,妆点楼台百万家。 何处妙歌金帐酒,谁人清对玉梅花。 便应石鼎融冰水,乌帽笼头自煮茶。 | 
| 淑气潜飞玉管灰,无情草木得先知。 一如圣主行仁政,晨发岩廊夕海涯。 | 
| 飞下瑶天整复斜,一翻馀冻损芳华。 荒荒月晓三千界,漠漠烟寒十万家。 柳外直疑先着絮,梅边浑似后开花。 东风吹作巴江水,浩荡龙涛赴海涯。 | 
| 新开弦管召天和,喜气悠扬际海涯。 向晓金焦称寿处,欢声更满使君家。 | 
| 一望东南竟海涯,仙人何处饭胡麻? 树阴霭霭欲生雨,山色重重似削瓜。 玄哺紫苔封药草,白云流水隔桃花。 天台司马君休问,绝胜终南处士家。 | 
| 危行危言者,从天落海涯。 如斯为远客,始是好男儿。 瘴杂交州雨,犀揩马援碑。 不知千万里,谁复识辛毗。 | 
| 几日摇乡思,孤灯梦海涯。 久离惊得信,垂老哭无家。 暗恨烦支骨,余心冷到花。 黄昏邻寺树,未敢听慈鸦。 | 
| 衡门之下可栖迟,且抱遗经住海涯。 东汉已编《高士传》,西方仍诵美人诗。 衰年避地方蓬转,故国伤心忽黍离。 天末秋风正潇瑟,一鸿声彻暮云悲。 | 
| 泽国迢迢枕海涯,眼前归思乱如麻。 清秋泉石无多地,残日楼台有几家。 两岸早霜红橘柚,半汀残雨老蒹葭。 明时不见投簪客,落尽西风紫菊花。 | 
| 满地春风扫落花,几番曾醉长官衙。 诗成锦绣开胸臆,论极冰霜绕齿牙。 别后与谁同把酒,客中无日不思家。 田园知有儿孙委,早晚扁舟到海涯。 | 
| 城角巍栏见海涯,春风帘幕暖飘花。 云烟断处沧波阔,一簇楼台十万家。 | 
| 书种开风气,儒声动海涯。 一门团义聚,千里择名师。 重卦终须卜,留耕已可菑。 贤书初入贡,玉树影参差。 | 
| 戏泛金船到海涯,暗随海水度流沙。 一从登著蓬莱岸,去看琼台阆苑花。 | 
| 散席迢迢到海涯,点头桡下丧全机。 父南子北今何在,月冷渔歌落钓矶。 | 
| 华顶星边出,真宜上士家。 无人触床榻,满屋贮烟霞。 坐卧临天井,晴明见海涯。 禅馀石桥去,屐齿印松花。 | 
| 迢迢别海涯,帆挂杪秋时。 岛树落寒叶,人谁访祖师。 浪开游象急,天阔过鸿迟。 早晚归林下,千徒不共知。 | 
| 农事春郊闵雨时,乞灵奔走宝公祠。 炉中沉水才三祝,天外油云已四垂。 蔌蔌通宵茅屋冷,青青破晓麦田滋。 更祈三日滂然泽,大作丰年遍海涯。 | 
| 喜逢晴日破阴霾,望极西南瘴海涯。 夷狄古今常反复,朝廷终始务绥怀。 何时良将收铜柱,不日孱王弃{上艹下膏}街。 惆怅藤桥兵死鬼,年年沙上哭坟骨。 | 
| 昔日寻师到海涯,手中常袖一青蛇。 随身风月长为伴,到处溪山总是家。 玉笥岩前曾结草,金华洞里独餐霞。 有人问我长生事,默默无言指落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