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烟寒日暝,鸱殿与云齐。 松鼠下阶走,竹鸡当户啼。 碑荒文字古,僧老语音低。 欲往应无计,斜阳照杖藜。 |
虎邱天下名,胜概状难成。 入寺登山险,开门见路平。 云连松色翠,风度磬声清。 好便称居士,安间过一生。 |
沧海何年涌,秦传虎踞丘。 池空剑光冷,坟缺鬼吟愁。 石碍楼台仄,烟深草木稠。 吴人贪胜概,春尽亦来游。 |
脱身到泉石,钓具一篷舟。 涧险松筠合,山深宫殿秋。 角巾可投檄,尊酒且浇愁。 甚愧阮宣子,青钱挂杖头。 |
古寺山埛远,蹻攀一迳斜。 洞深留碧霭,溪急荡晴沙。 殿接岩松影,堂邻野客家。 谒僧询世事,无语指灯花。 |
一径入松林,真岩峭莫寻。 山空泉自落,日出地长阴。 鹤去仙台净,丹成古井深。 残碑看未了,屋角转幽禽。 |
寻山轻近境,偶向此中来。 精舍层岩拥,穹林石路开。 排云今岁竹,封径几年苔。 僧老无余事,端居傲劫灰。 |
揽辔出东城,登临目暂明。 烟云藏古意,猿鹤弄秋声。 客坐苔纹滑,僧眠樾荫清。 赏心殊未已,山日下西荣。 |
好山看不了,遂借上方眠。 酒渴倾花露,诗清泻涧泉。 生无适俗韵,老欲结僧缘。 睡觉钟声晓,窗腾柏子烟。 |
天竺秋重入,翛然适此心。 路寻流水远,门闭野云深。 澹泞生真趣,幽闲且自任。 残阳应更好,蝉合伴清吟。 |
轩自岧峣称,栏因杳霭横。 客魂摇鸟影,醉耳入江声。 失喜过门屐,沾衿越席筝。 东山怀谢傅,忧乐总关情。 |
昨日始骑驴,今朝共跨鱼。 一官尘坎璮,三迳木扶疎。 童返还知白,身轻继寝虚。 道传传便得,元乏枕中书。 |
溪壑萦纡碍去舟,石门雄峭未曾游。 云深飞瀑自成雨,洞辟双扉最上头。 紫府丹台疑有路,碧岩红树饱经秋。 追怀颜谢当年兴,坐听猿吟和四愁。 |
往年屡游丈人祠,上官八十如婴儿。 自言少年聋不治,芝房松鬣可无饥。 叩之不答但解颐,德人之容端可师。 我闻学道当精思,毕世不可须臾离。 公虽泯默意可知,亡羊要是缘多岐。 逝从公游亦未迟,联杖跨海寻安期。 |
暮秋访幽阴,谢屐凌崩空。 行到山顶间,还与平地同。 举手抉层云,下视无高峰。 疏藤挂赤虯,粘苔糁青茸,面首三神山,缥缈沧海东。 指点笑语高,吹声半天中。 安得大鹏背,载我游无穷。 |
回薄湍流漾翠岑,夷犹一舸纵幽寻。 幔亭落日笙箫远,毛竹连云洞府深。 似有碧鸡翔木杪,谁将丹鹤写岩阴。 神仙可学非身外,多少游人浪苦心。 |
闲访洞霄宫,幽奇景莫穷。 溪山虽极远,岩穴自相通。 若不寻尘外,无由到此中。 高真在何处,笑我白头翁。 |
金吾不必问行由,此去逍遥物外游。 半坞白云藏宿雾,一声横笛下归牛。 喜瞻杰阁三生像,藐视业林四海州。 为写濯缨疏拙句,谁言墨迹至今留。 |
古寺荒凉近水涯,钟声朝暮落渔家。 昔年踪迹曾经此,依旧残阳伴晚霞。 |
嵩山归路绕天坛,雪影松声满谷寒。 君见九龙潭上月,莫辞清夜访袁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