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两霁景自好,秋深天未寒。 可能乘兴否,夏圃上盘桓。 |
| 野迥秋光满,迳微朝露寒。 登高与行远,余力尚桓桓。 |
| 曲阜国,尼丘山。 周公邈难问,夫子犹启关。 履风雩兮若见,游夏兴兮鲁颜。 天孙天孙,何为今兮学且难,负星明而东游闲闲。 |
| 雨听止复作,滩闻抑更扬。 贪程谓日短,无寐识更长。 儿叹父官无,父忧儿学荒。 渠能志游夏,我可吊沅湘。 |
| 柳墙高於花,怒飞方可至。 奇哉游夏徒,吐辞作雄翅。 |
| 早得名师友,渊源正不他。 持身庄以重,接物简而和。 游夏文章学,求由政事科。 朝闻今可矣,为恨复云何。 |
| 觅句新知律,摊书解满床。 试吟青玉案,莫羡紫罗囊。 假日从时饮,明年共我长。 应须饱经术,已似爱文章。 十五男儿志,三千弟子行。 曾参与游夏,达者得升堂。 |
| 文笔无劳巧剪裁,一时妙斲冠兰台。 王杨仕宦曾相接,游夏渊源有自来。 治狱心知有阴德,立朝人叹有余才。 功名回施与孙子,公亦何为不豫哉。 |
| 我圃黄花晚,君行不下舆。 屏居甘寂寞,佳节愧空疏。 小待西风急,频游夏屋渠。 开时即重九,那恨子来徐。 |
| 轻一尺璧重寸阴,白千丈发丹寸心。 假途游夏时汲汲,归宿渊骞日駸駸。 速肖无拘渠七十,近取莫过吾六一。 气节追还庆历风,文章增广庐陵集。 |
| 闻说华林院,名将阙里偕。 生徒似东鲁,书籍胜西斋。 俎豆儒风盛,埙箎乐韵谐。 门闾双桂茂,编秩九流排。 讲学搴纱幕,题诗挂粉牌。 荀陈传旧族,游夏结同侪。 红实州生橘,清阴世种槐。 夜蟾穿户牖,晴瀑泻严崖。 远客来千里,新恩出两阶。 横经定何日,凭此寄幽怀。 |
| 侧听弦歌宰,文书游夏徒。 故园欣赏竹,为邑幸来苏。 华省曾联事,仙舟复与俱。 欲知临泛久,荷露渐成珠。 |
| 骨髓缄藏万古谋,畔牢愁思不禁秋。 常怜屈宋鸣中古,不遇丘轲放一头。 文赋东坡推典丽,简书西路失归休。 看公议论方游夏,岂数苏州与柳州。 |
| 三传名家各是非,圣经元自许传疑。 迟迟著语君知否,游夏犹难措一辞。 |
| ...结束槁叶下。 一一抱天根,真理不容假,持以荐豆笾,洁诚神所嘏。 孔门德行科,卓尔先游夏。 汉世躬行人,未肯孙班马。 照影空自妍,心事形面赭。 美璞藏至用,不琢存大雅。 诗篇匪君重,闭户自汛洒。 余言亦已多,尚口不如哑。 |
| ...二十五,迴环补遗空。 予闻春秋法,尊王正一统。 维持生民纲,树立大邦栋。 上贤若游夏,鸟兽于麟凤。 三传自名家,讲解或失中。 区区休预徒,左驰困羁控。 排闢侵异端,寖久成蠹虫。 仲淹著元经,刘蕡比奴从。 去圣日弥远,斯言谁折衷。 犹胜儿女曹,烟云费嘲弄。 君於春秋学,勤劳务包综。 向时耻飞箝,画策尚禽纵。 |
| 我生苦不谐,所向如登天。 老眼始见孙,便觉了世缘。 一阳谨初度,剥极宜复旋。 神气已秀发,玉虹照晴川。 家书或有托,似能守青编。 免翁费十牛,令渠受一廛。 使君与别驾,同是峨眉仙。 肯来摩其顶,飞盖相联翩。 丘也亲抱送,已输徐氏先。 游夏实高弟,庶几文学传。 |
| 吾先圣人徒,游夏同渊源。 孝友与忠信,入道先本根。 下视晋楚富,商歌满乾坤。 一唯了万事,伋轲继师尊。 至今百世后,家法要不烦。 近数高曾来,洁身等玙璠。 当时天下士,白首称曾门。 世掇太常第,自致冕与轩。 养禄到北堂,孝哉无间言。 犹悲鲤庭空,遗恨终自吞。 至我壮无成,浪便岁月奔。 文科始不嗣,愧此朱两轓。 赖汝念祖烈,... |
| ... 偃蹇榻上书千帙,坐使群儒仆墙壁。 凛然紬史行天诛,扫除坦涂大搜索。 赞辞自昔非游夏,叛去于今无籍湜。 鸿雁书闻到上林,管弦声任来凝碧。 嫣然侍侧两少丽,桃叶桃根莫能及。 蔻梢轻露有华,早梅花嫩春无力。 欲将婢子固君心,岂料君心坚铁石。 |
| 谁谓嵩颍客,遂经邹鲁乡。 前临少昊墟,始觉东蒙长。 独行岂吾心,怀古激中肠。 圣人久已矣,游夏遥相望。 裴回野泽间,左右多悲伤。 日出见阙里,川平知汶阳。 弱冠负高节,十年思自强。 终然不得意,去去任行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