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世俗眩名实,至人疑有无。 怒移水中蟹,爱及屋上乌。 坐令此溪水,名与先生俱。 先生本全德,廉退乃一隅。 因抛彭泽米,偶似西山夫。 遂即世所知,以为溪之呼。 先生岂我辈,造物乃其徒。 应同柳州柳,聊使愚溪愚。 | 
| 濂溪之水清,未足濯公缨。 平生抱苦节,成就此溪名。 长啸置符传,孤云归思轻。 溪头四壁居,溪下百亩耕。 量汲奉晨盥,课樵共夕烹。 希逢杖屦游,但听弦歌声。 为客剪三径,传家通一经。 双珠交照乘,合璧倍连城。 被褐有余乐,问缣无隐情。 桂林两枝秀,借尔俗眼荣。 昔仰名父子,今推难弟兄。 不应文范裔,遽谓公慙卿。 如袭带砺封,... | 
| 当日濂翁此读书,自编小说爱芙蕖。 方池静植香清远,便拟蓬莱小石渠。 | 
| 渊泉溥博与天大,土苴绪余聊觉民。 千古濂溪好风月,一回拈出一回新。 | 
| 酣红腻绿三千顷,总是波神变化成。 出自淤泥元不染,开於玉井旧知名。 暑天胜似凉天好,叶气过於花气清。 何事濂溪偏爱此,为他枝蔓不曾生。 | 
| 念昔抠衣日,宁知辈行殊。 师才惊宇宙,鄙学困虫鱼。 纪历深皇极,谈兵浅律书。 伤心濂水别,有惑更谁祛。 | 
| 试携杖屦作山行,一夜秋风桂子生。 犀曳千章稠黛绿,鹅兼万点簇云英。 长哦宾客珠玑句,敬仰濂溪日月名。 我亦黄尘吹鬓者,频来心迹觉双清。 | 
| 分得濂溪一派清,皇皇仁义不贪名。 金华学道行持到,禹穴题舆去就轻。 一节以趋何简易,十年不调转光明。 匡时富有经纶在,若木华边缓辔行。 | 
| 澄練彻山脉,玉透山池沙。 老火奋残烁,凛姿燉不瑕。 方方秋一奁,弹压红万葩。 安得濂溪叟,来赋集林花。 | 
| 昔日濂溪倅此州,施为洒落岂常俦。 今承遗躅百余载,又得当朝一隽流。 诏世典刑应未泯,在民德化岂无求。 发挥旧事重增焕,好与邦人作胜谋。 | 
| 广文要饭又何难,所在侏儒烂饱餐。 热选尽教众人取,冷官要耐五更寒。 四园鼓泽菊三迳,意思濂溪草一般。 湓浦依然遗迹在,道源须是静中看。 | 
| 道乡先生有族子,卜筑富川弄江水。 更穿两沼磨碧铜,分种芙蕖了秋事。 一沼花白一沼红,新亭恰当红白中。 此花不与千花同,吹香别是濂溪风。 | 
| 斐然偶成章,和者盖凡几。 风骚李杜坛,可望不可至。 而况濂洛徒,每叹吾已已。 岂无愿学心,衰懦鼓不起。 何方有神医,与我三换髓。 道在一唯间,不在落笔驶。 君谈何容易,仆也敢当此。 平生一青灯,事半功则倍。 遗书亦具存,言固不尽意。 勉矣山林人,优哉聊卒岁。 | 
| 圣经五止。 止向丘隅黄鸟喜。 广大儒风。 一贯三才万类通。 太羹玄酒。 圣域能跻民域寿。 支派从何。 关内濂溪洛涧多。 | 
| 闻说乌台欲勘诗,此身幸不堕危机。 少陵酒后轻严武,太白花前忤贵妃。 迁客芬芳穷也达,故人评论是耶非。 饱参一勺濂溪水,带取光风霁月归。 | 
| 移官远过耒阳西,好景重重合尽题。 永水自然胜灨水,浯溪应不让濂溪。 沙头候吏瞻旗脚,境上乡人待马蹄。 会是忠贤流落处,至今兰芷尚萋萋。 | 
| 不愁官冷客无氈,力欲回澜障百川。 无己晚年工觅句,元龙豪气讳求田。 焚章经解诸侯印,买酒时分司业钱。 庭草池莲总春意,诗人只合住濂泉。 | 
| 政术自学术,君子恶其欺。 道学不容伪,世以伪用之。 向来濂溪翁,粹然时所师。 光风与霁月,取重前辈词。 两程从之游,流变已受疑。 应世颇拘谫,自立如矜持。 何人传其粗,矫讦取世资。 口中诚敬语,掎袂挹惠夷。 其行则市井,跖屩差所为。 危坐悄长默,覆此庸蚩蚩。 经正盛时事,怪女尚抵巇。 秉畀幸一旦,嘉谷去稗稊。 正士鸳鸿集,... | 
| 政拙催科永陵守,实赖贤僚明可否。 邦人复嗣海沂歌,仓廪虽空闾里有。 功成将去朝日边,更辟虚堂得昼眠。 后圃好花初著土,前檐新竹已参天。 貔貅未饱军需急,赤子如鱼釜中泣。 若知王业在农桑,国势无劳忧岌岌。 酒阑四壁读前碑,吏隐犹胜五马随。 千古濂溪周别驾,一篇清献锦江诗。 | 
| 道统之传,洙泗濂伊。 公于淳熙,万古一时。 言名之舆,世泯其辙。 皎皎纲常,首载先烈。 粤古大臣,以国为身。 浚源培根,兹为爱君。 总干徂征,拜疏辄发。 外宁内忧,间不容发。 复雠大义,不振不随。 易安于危,本则先之。 先王之忠,与莱公对。 谗夫孔多,碣欠若辈。 彼姑息者,大义一毛。 谓我徒劳。 群吠以嘈。 事是迹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