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紫垣佳客有灵踪,独木为桥处处同。 一自浑家参太极,更谁连步上青空。 槛前怪木冬长碧,岩下灵光夜久红。 真泽不随时世斩,出尘人世入神功。 |
| 劫灰飞尽见灵踪,突兀凌霄对五峰。 意在目前谁共委,相同扶起旧家风。 |
| 竹里池清云屋深,万机冥合道人心。 有门不是无人到,自是灵踪不可寻。 |
| 山为浮来海莫沈,萧梁曾此布黄金。 梵僧亲指耆阇路,帝女归传达磨心。 地控好峰排万仞,涧馀流水落千寻。 灵踪断处人何在,日夕云霞望转深。 |
| 徒为经异岳,不得访灵踪。 日尽行难尽,千重复万重。 云垂多作雨,雷动半和钟。 孤竹人藏处,无因认本峰。 |
| 丰城宝剑忽飞去,玉匣灵踪自此无。 天外已空丹凤穴,世间还得二龙驹。 百年飘忽古无奈,万事凋零今已殊。 惆怅西州文学老,一丘空掩蜀山隅。 |
| 胜地访灵踪,层楼四槛风。 远阴生旷野,午影转疏桐。 涧水霞凝紫,谿烟日衬红。 可怜秋思晚,相倚馆娃宫。 |
| 长说罗浮欲到难,清游今作字民官。 分明蓬岛三山色,占得飞云六月寒。 宝轴几函青贝叶,玉兰无限碧琅玕。 此来更拟询遗事,记与灵踪石上看。 |
| 圆渟知异脉,方折纪灵踪。 濯月金规满,含风石镜融。 平湖隐作浪,曲涧泻为淙。 一入昆明去,千秋照绮栊。 |
| 石井灵踪信不凡,一泓岩下碧深潭。 谁磨皎洁青铜镜,更琢玲珑碧玉龛。 濯去衣巾无限垢,漱来齿颊有余甘。 悬知坎谷非佳井,寄语诗人莫恨谈。 |
| 福地流传号隐真,麻姑曾款蔡翁门。 臼舂云子自堪饱,井溢丹泉便可吞。 山露五峰疑指爪,溪盘百叠想裙痕。 我来既蹑灵踪后,知是仙家第几孙。 |
| 溪遶层峦路遶溪,飞梁相接挂晴霓。 山川王气今何有,岩谷灵踪昔未跻。 十里松篁参羽仗,半天楼阁倚云梯。 胜游欲尽无穷目,未到桃源客已迷。 |
| 虎溪久驻灵踪,禅外诗魔尚浓。 卷宿吟销永日,移床坐对千峰。 苍苔冷锁幽径,微风闲坐古松。 自说年来老病,出门渐觉疏慵。 |
| 日边乡井别年深,中国灵踪欲遍寻。 何处碧山逢长老,分明认取祖师心。 |
| 荐尽春园晓焙寒,灵踪留待使君看。 寒泉冷结花纹细,玉碗香收雪点乾。 |
| 掷米作珠玑,麻姑已仙去。 沧海变桑田,乾坤自今古。 我来访灵踪,日落青山暮。 玉殿琐清秋,霞裾隔烟雾。 户外黄冠师,三问三不顾。 骑麟翳凤凰,笑指虚无路。 |
| 外息诸缘,心行无路。 入得无门之门,犹较昔日三步。 灵踪不在猿啼处。 |
| 向上机,活人句。 石火电光,葛藤露布。 灵踪更在猿啼处。 |
| 十驿褒斜到处慵,眼前常似接灵踪。 江遥旋入旁来水,山豁犹藏向后峰。 鸟径恶时应立虎,畬田闲日自烧松。 行吟却笑公车役,夜发星驰半不逢。 |
| 高韵双悬张曲江,联题兼是孟襄阳。 后人才地谁称短,前辈经天尽负长。 胜景饱于闲采拾,灵踪销得正思量。 时移两板成尘迹,犹挂吾师旧影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