篙师救首尾,我为制中权。 挂席满风力,如椎强弩弦。 晓放白沙口,长芦见炊烟。 一叶托秋雨,沧江百尺船。 反观世风波,谁能保长年。 念昔声利区,与世阙周旋。 大道甚闲暇,百物不废捐。 谁知目力净,改观旧山川。 |
年光胡不少留连,熟食清明又眼前。 改望深宫传蜡烛,可堪小市禁炊烟。 满城风雨无杯酒,故国松楸欠纸钱。 老病心情冷时节,只将书策替幽禅。 |
雁云漠漠梧桐秋,风露飒飒生平畴。 芭蕉叶黄夜气湿,老壁屈曲行蜗牛。 林外炊烟暗青树,墙头凉月惊鸣杵。 柴门犬吠人语多,刈熟归来碧天暮。 |
欲知计寺金谷吏,便是钟山粥饭头。 尔欲朝朝动鱼鼓,我期日日饱貔貅。 几为晓灶炊烟喜,又作秋田渴雨忧。 自有宝公能办供,元凭心上细推求。 |
云暖纲横危磴,日沉舟泊平沙。 欸乃一声归去,炊烟遥起芦花。 |
炊烟万井着僧居,人在康衢画不如。 寄语偃溪崖淡墨,图中添我一柴车。 |
帆蓆搀前去,炊烟落后陈。 一杯羹已饫,方丈食何因。 自分贫兼客,休嗟愁杀人。 江风吹送稳,晚酌待频频。 |
倚杖西山麓,褰衣古庙壖。 断云依钓浦,细雨压炊烟。 废学惭诗退,安贫觉气全。 霜天日易晚,钟鼓隔城传。 |
桃花簇簇有人家,寂历炊烟晚照斜。 满眼芳春无处著,一机新锦濯烟霞。 |
人家过午绝炊烟,陇上羸牛挽不前。 冠退皇恩方掩骼,民饥客饭只烹鲜。 观风到处春随马,楗水归时月满川。 王事独贤无倦色,鸡鸣起坐屋三椽。 |
来涂蓝缕雨埋人,三百於今又六旬。 奏课定应书下下,班春聊复喜津津。 余蔬被壤农亡恙,茂草连扉盗自新。 曳杖鹿头时极目,炊烟齐起两州民。 |
千丈清溪百步雷。 柴门都向水边开。 乱云剩带炊烟去,野水闲将白影来。 穿窈窕,历崔嵬。 东林试问几时栽。 动摇意态虽多竹,点缀风流却少梅。 |
落月堕眇莽,残星澹微茫。 竹舆乱清溪,飞盖入岚光。 松桧雾霭湿,桑麻风露香。 空翠滴尘缨,何必濯沧浪? 山家亦早作,迨此朝气凉。 林深无人声,木末炊烟苍。 离离瓜芋区,肃肃枣栗场。 田园古云乐,令我思故乡。 墟市稍来集,筠笼转山忙。 吏事亦挽我,归路盘朝阳。 |
公昔加黄钺,堂堂国势尊。 边人开此户,索虏祭南门。 军册甲寅报,炊烟戊己屯。 吴儿勿轻议,公论在襄樊。 部曲吞声惜,朝廷拊髀思。 谁知钓璜叟,堪将渡辽师。 无复湟中谷,空馀岘首碑。 韩门翱湜在,行状与铭诗。 |
北阮稀相见,东园肯到无。 鞋留沙迹浅,扇答雨声疏。 新长水三尺,倒漂梅一株。 炊烟起山崦,好个晚村图。 |
阊阖城西山四面。 鸭绿鳞鳞, 轻拍横塘岸。 一阵东风羊角转。 望中已觉孤帆远。 独恨寻芳来较晚。 柘老桑稠,农务村村遍。 山鸟劝酤官酒贱。 炊烟深巷听缲茧。 |
夹江居民万家邑,朱楼碧瓦炊烟湿。 笋舆登顿流飞桥,半曲春梁龙起蛰。 门前柳叶翻霜风,小驿旧是神仙宫。 平时对面不得语,一灯从容今夕同,呼童急持酒为帚,扫尽閒愁那更有。 人生聚散无定期,但知胶漆情如旧。 君方游戏亲戎行,我亦酸寒尉溧阳,弃家从官岂得已,相与望云思故乡。 |
騑騑牡驾暂临边,淮海东头护玉旃。 春满四郊耕谷雨,云屯万灶饱炊烟。 平山柳絮随丝辔,新水桃共颺采船。 潋滟一杯拚却醉,明朝有诏侍甘泉。 |
吾不学老农,种此方寸田。 善雨日培壅,安得荒旱年。 诗书菑且畲,芟蕴毋蔓延。 种固有厚薄,穫岂无后先。 先畴畎亩在,后世儿孙传。 何忧换八百,奚止取十千。 却笑多牛翁,转瞬无炊烟。 我独遗以安,本固实自怪。 耘业待岁晚,韩公尝勉旃。 |
州夹苍崖,下枕江山是城郭。 望海霞接日,红翻水面,晴风吹草,青摇山脚。 波暖凫鹥作。 沙痕退、夜潮正落。 疏林外、一点炊烟,渡口参差正寥廓。 自叹劳生,经年何事,京华信漂泊。 念渚蒲汀柳,空归闲梦,风轮雨楫,终辜前约。 情景牵心眼,流连处、利名易薄。 回头谢、冶叶倡条,便入渔钓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