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狂与豪倾酒,饥肠共索诗。 为梅成热恼,除是把医。 |
| 畏天炎炎烁太虚,倚栏冰雪冷生肤。 百川万壑非无水,洗得人间热恼无。 |
| 天垂甘露绛纱囊,要作南方一味凉。 解世间烦热恼,华峰有藕未能强。 |
| 百万苍生罹热恼,三年素女苦高寒。 清光若解知民瘼,留与人间夜夜看。 |
| 金英玉树斗玲珑,九十秋光聚此中。 人世等闲诸热恼,一时消杀付虚空。 |
| 坐井成小眼孔,面壁得大医王。 净洗三生热恼,不烦一服清凉。 |
| 花发朱明雨后天,结成红颗更轻圆。 人间热恼谁医得,正要清香净业缘。 |
| 即心即佛莫妄求,非心非佛休别讨。 红炉焰上雪花飞,一点清凉除热恼。 |
| 动皇舆,回中道。 龙为驱,虎为导。 乐蕃厘,祠雍后。 息甘泉,饫天酒。 澹穆清,冰热恼。 四夷服,咸稽首。 臣三祝。 皇万寿。 |
| 木芙蓉蕊未经霜,篱畔黄花尚敛房。 正冷落中才吐艳,不思量处猛闻香。 酿成云壑澄清气,涤尽炎乡热恼肠。 便欲架巢枝上宿,学他徐老爱花狂。 |
| 拂拂鹅黄初借色,涓涓蜜醴为输津。 泠然一涤心渊净,热恼无因著莫人。 |
| 偏屋支岩稳,斜廓引路通。 虚明疑贮月,凄冷自迎风。 六月尤宜此,红尘不到中。 洒然无热恼,坐我广寒宫。 |
| 道人身在水云乡,诵罢楞伽日乍长。 满坐好风驱热恼,一庭浓绿作清凉。 |
| 琅玕衣袂竹方床,热恼肝脾顿得凉。 谁送苕溪来枕畔,轻裘短棹水云乡。 |
| 越绝徒闻万壑流,他山未比此山幽。 谁云十地有热恼,但觉三伏生凉秋。 |
| 山斋长夏断过从,扫地长教尘灭踪。 松架青毛云翳日,扇摇白翅雪生风。 书床琴匣时相近,茶鼎燻炉间自供。 心地清凉无热恼,炎天直与冷秋同。 |
| 八功德水饮一勺,当下令君热恼消。 城里红尘莫回首,小屏风岭好逍遥。 |
| 颓龄厌浊暑,瘦骨便清秋。 蓐收方回镳,灏气横九州。 老鹤生精神,孤松郁飕腮。 如饮寒露浆,贮以青瑶瓯。 既蠲膏肓疾,复洗热恼忧。 斟酌楚人赋,并作商声讴。 |
| 即心即佛莫妄求,非心非佛休别讨。 红炉焰上雪华飞,一点清凉除热恼。 |
| 人间热恼正匆匆,才入山门便不同。 云板声中僧出定,月台影里拂观空。 堂阴岑寂常如夜,殿角清凉不见风。 才得浮云閒半日,明朝马迹又西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