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年华改岁阴。 游客喜登临。 据鞍垂玉帖。 横腰带锦心。 冰弱浮桥没。 沙虚马迹深。 倚弓依石岸。 回床向柳阴。 智琼来劝酒。 文君过听琴。 明朝云雨散。 何处更相寻。 |
| 六出凝阴气,同云指上天。 结时风乍急,集处霰长先。 草穗翘祥燕,陂桩叶白莲。 犬狂南陌上,竹醉小池前。 樵径花黏屦,渔舟玉帖舷。 阵经旸谷薄,势想朔方偏。 楼面光摇锡,篱头晓列钱。 石苔青鹿卧,殿网素蛾穿。 嘶马应思塞,蹲乌似为燕。 童痴为兽捏,僧爱用茶煎。 念物希周穆,含毫愧惠连。 吟阑余兴逸,还忆剡溪船。 |
| ...。 亦如曼倩负逸气,呵斥佞幸惊侏儒。 于时后村茅柴熟,先生滑稽腹如壶。 虽无谢郎玉帖镫,幸有幼安布裙襦。 未妨优场开口笑,亦恐药市逢方矑 |
| ...在天。 若言有物不由物,何意中虚道性全。 韦生能诗兼好异,获此灵瓢远相遗。 仙侯玉帖人漫传,若士青囊世何秘。 一捧一开如见君,药盛五色香氛氲。 背上骊龙蟠不睡,张鳞摆颔生风云。 世人强知金丹道,默仙不成秽仙老。 年少纷如陌上尘,不见吾瓢尽枯槁。 聊将系肘步何轻,便有三山孤鹤情。 东方小儿乏此物,遂令仙籍独无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