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花花结结净无尘,却笑庄严未是真。 五色明珠光照水,湛然清净本来身。 | 
| 泉流逢石缺,脉散成宝网。 水作璎珞看,山是如来想。 | 
| 璎珞珠垂缕。 看花冠、端容丽服,补陀岩主。 只坐尘缘蹉一念,朱紫丛中得度。 人世福、夫人兼五。 银鹿诸孙来定省,对金屏、绣幕辉云母。 人顶礼,柳行路。 所居地名柳行。 朝朝口诵琅函句。 觉从来、寿人福善,老夭无误。 消得天恩封福国,锦诰鸾翔凤舞。 听来岁、日边佳语。 上殿肩舆帘蹙绣,遣佳儿、扶掖天应许。 笑陈媪,三题柱。 ... | 
| 火齐宝璎珞,垂于绿茧丝。 幽禽都未觉,和露折新枝。 | 
| 头上宝冠牛戴角,脚下莲华马踏蹄。 通身璎珞皮毛债,历劫风流辊水泥。 | 
| 杨子江头流水澌,长安陌上暖风吹。 黄金璎珞雪晴后,碧玉珑璁春尽时。 端的园林俱不及,等闲台榭便相宜。 思量也是多情物,占与人间赠另离。 | 
| 累累璎珞作新装,万蘤匀开细细香。 好是花时最清绝,月明珠露夜初长。 | 
| 所嗟人世浅,托宿佛庵深。 试看新生月,何如初发心。 藤垂璎珞影,松作海潮音。 明旦那能别,幽情已满林。 | 
| 杂花狼藉占春余,芍药开时扫地无。 两寺妆成宝璎珞,一枝争看玉盘盂。 佳名会作新翻曲,绝品难逢旧画图。 从此定知年谷熟,姑山亲见雪肌肤。 | 
| 木异难侪众木淹,刻成慈相孔仁谦。 真珠璎珞鸳鸯殿,白玉屏风悲翠帘。 晴雨祷祈随感召,香灯炽盛极庄严。 镇山宝聚田庐黄广,灵贶弥彰一百签。 | 
| 璎珞垂垂萼绿华,光明淡伫自成家。 枕帏醖藉风流足,甘放朝来被底衙。 | 
| 天冠璎珞现重重,风送潮声入梵钟。 但愿人心如水月,何愁不得睹金容。 | 
| 觥筹交错舞僛僛,晓色侵窗客未知。 便整醉魂乘款段,尚馀吟兴属酴醾。 还家拟趁宝璎珞,唤客重乾金屈卮。 著意风烟与调护,免教花意恨归迟。 | 
| 染练江山宿雨余,枝枝叶叶润如酥。 丝窠璎珞消多少,破费天公百斛珠。 | 
| 顶戴阿弥,不假花冠之累累。 肩披藕丝,不必璎珞之垂垂。 孤然不倚,俨然若思。 我於一十九类三十二应身中次第观之,而无如是抱膝安闲大自在之风规。 | 
| 转谷索岩路始穷,隔林遥望一门通。 溪山俱在见闻外,台殿尽藏怀抱中。 像阁罘罳明海日,经幢璎珞撼天风。 劳生又逐轻舠去,珍重高僧解苦空。 | 
| 观音门普普门收,才著襕衫便不羞。 昨夜猿啼新岭上,今朝鹤唳古溪头。 恶风飘堕回光息,欲火焚烧当处休。 璎珞受来都不用,平生活计冷湫湫。 | 
| 周南风俗汉衣冠,五色云中忆驻銮。 璎珞桧高藏白兽,蕊珠花发降文鸾。 河通织女机丝湿,雨歇巫娥翠黛寒。 满地吴山谁洒泪? 一江春水独凭阑。 | 
| 久闻胜地有莲宫,乘兴来游杖瘦筇。 庭老樛枝翠璎珞,地生并蒂玉芙蓉。 飞仙何意来题柱,开涧当年想斩龙。 归骑回看楼阁处,云深隐隐度疏钟。 | 
| 听说西方无量乐。 三贤十圣同依托。 稽首弥陀圆满觉。 长参学。 川流赴海尘成岳。 佛性在躬如玉璞。 须凭巧匠勤雕琢。 凡圣皆由心所作。 难描邈。 华台宝座珠璎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