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东篱秋色照疏芜,挽结高花不用扶。 净洗西风尘土面,来看金碧万浮图。 |
| 昭王灵气久疏芜,今日登台吊望诸。 一自蒯生流涕后,几人曾读报燕书。 |
| 羽檄飞未息,离情远近同。 感君由泛瑟,关我是征鸿。 眇默归人尽,疏芜夜渡空。 还期当岁晚,独在路行中。 |
| 扶苏秦帝子,举代称其贤。 百万犹在握,可争天下权。 束身就一剑,壮志皆弃捐。 塞下有遗迹,千龄人共传。 疏芜尽荒草,寂历空寒烟。 到此尽垂泪,非我独潸然。 |
| 新诗落纸一城传,顾我疏芜岂足编。 他日杜陵诗集里,韦迢略见两三篇。 |
| 寄傲西峰未肯东,论文旧约几时同。 不知杰句真何用,便有虚名岂疗穷。 珍重远书徵近作,疏芜故我欠新功。 每惭时辈多豪逸,点笔成章杯酒中。 |
| 草深那可访,地久阻相传。 散漫三秋雨,疏芜万里烟。 都迷采兰处,强记馆娃年。 客有游吴者,临风思眇然。 |
| 好在天涯李使君,江头相见日黄昏。 吏人生梗都如鹿,市井疏芜只抵村。 一只兰船当驿路,百层石磴上州门。 更无平地堪行处,虚受朱轮五马恩。 |
| 万金一曲艺偏殊,谁效工颦学步趋。 水上盈盈逢洛女,桑间冉冉见罗敷。 腰肢结束元难有,杨柳风流得似无。 瞥眼繁华易惆怅,何如丈室对疏芜。 |
| 一卷疏芜一百篇,名成未敢暂忘筌。 何如海日生残夜,一句能令万古传。 七岁侍行湖外去,岳阳楼上敢题诗。 如今寒晚无功业,何以胜任国士知。 一第由来是出身,垂名俱为国风陈。 此生若不知骚雅,孤宦如何作近臣? |
| 高秋夜方静。 神居肃且深。 闲阶涂广露。 凉宇澄月阴。 婵娟影池竹。 疏芜散风林。 渊情协爽节。 咏言兴德音。 闇道空已积。 干直愧蓬心。 |
| ... 复见东都礼。 中区咸已泰。 轻生谅昭洒。 趋事辞宫阙。 载笔陪旌棨。 邑里向疏芜。 寒流自清泚。 衰柳尚沉沉。 凝露方泥泥。 零落悲友朋。 欢娱 |
| 秋野日疏芜,寒江动碧虚。 系舟蛮井络,卜宅楚村墟。 枣熟从人打,葵荒欲自锄。 盘餐老夫食,分减及溪鱼。 易识浮生理,难教一物违。 水深鱼极乐,林茂鸟知归。 吾老甘贫病,荣华有是非。 秋风吹几杖,不厌此山薇。 礼乐攻吾短,山林引兴长。 掉头纱帽仄,曝背竹书光。 风落收松子,天寒割蜜房。 稀疏小红翠,驻屐近微香。 远岸秋沙白,... |
| ...尚踌躇。 秦王拨乱姿,一剑总兵符。 汾晋为丰沛,暴隋竟涤除。 宗臣则庙食,后祀何疏芜。 彭城英雄种,宜膺将相图。 尔惟外曾孙,倜傥汗血驹。 眼中万少年,用意尽崎岖。 相逢长沙亭,乍问绪业馀。 乃吾故人子,童丱联居诸。 挥手洒衰泪,仰看八尺躯。 内外名家流,风神荡江湖。 范云堪晚友,嵇绍自不孤。 择材征南幕,湖落回鲸鱼。 载... |
| ... 晚遇何足言,白发映朱绂。 销沉昔意气,改换旧容质。 独有曲江秋,风烟如往日。 疏芜南岸草,萧飒西风树。 秋到未几时,蝉声又无数。 莎平绿茸合,莲落青房露。 今日临望时,往年感秋处。 池中水依旧,城上山如故。 独我鬓间毛,昔黑今垂素。 荣名与壮齿,相避如朝暮。 时命始欲来,年颜已先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