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嵩室乱峰三十六,嵩阳今复住何峰。 已因诗好声名出,却为情高仕进慵。 白鸟白云秋色树,水南水北月明钟。 逍遥自得闲吟兴,谁识夫君是卧龙。 |
| 去国逢人避,书门断客傅。 闻知西岭雪,忙上右襟船。 未了情灯话,仍冲白鸟烟。 江湖逢倚相,将梦寄渠边。 |
| 经始灵台,经之营之。 庶民攻之,不日成之。 经始勿亟,庶民子来。 王在灵囿,麀鹿攸伏。 麀鹿濯濯,白鸟翯翯。 王在灵沼,於牣鱼跃。 虡业维枞,贲鼓维镛。 於论鼓钟,於乐辟廱。 於论鼓钟,於乐辟廱。 鼍鼓逢逢。 蒙瞍奏公。 |
| 三月春光入眼稀,试寻高处看芳菲。 影行平野孤云过,点破青山白鸟飞。 秦甸气回惊绿满,渭川势稳竞东归。 凭虚便欲乘凌去,清吹飘飘已拂衣。 |
| 何如莫莫与休休,分付烟波一钓裘。 心向青山贪未了,梦随白鸟去无由。 閒云犹阁为霖润,野水空横济物舟。 安得杜陵诗老在,从渠每日醉江头。 |
| 风亭月榭欲为之,十许年前已筑基。 秋着碧山环作画,天将白鸟点成诗。 抚松已幸追陶径,梦草无烦忆谢池。 典午纪中摇落语,白头洄泝不胜悲。 |
| 南还昔别已匆匆,日断云飞思欲穷。 江水波涵天上下,海门潮涌浙西东。 沉烟白鸟晴沙际,飘带青山夕照中。 治世安民遗泽在,万年史笔纪高风。 |
| 长年忧患百端慵,开斥僧坊颇有功。 地撤蔽亏僧界净,人除荒秽玉奁空。 青天并入挥毫里,白鸟时兴隐几中。 最是人间佳绝处,梦残风铁响丁东。 |
| 老大无机如汉阴,白鸟不去相知深。 往事刻舟求坠剑,怀人挥泪著亡簪。 城南鼓罢吹画筒,城北归帆落晚风。 人烟犬吠西山麓,鬼火狐鸣春竹丛。 |
| 古院嵚崎石作层,绿苔芳草近郊坰。 溪流偶到门前合,山色偏来竹裹青。 静与黄蜂通户牖,閒将白鸟共沙汀。 道人亦有能琴者,一曲清徽最可听。 |
| 墨君堂中看新霁,十里平林铺净绿。 青烟一去抹远岸,白鸟双来立乔木。 戴胜入园蚕已老,栗留过陇麦将熟。 坐等月破东岭云,自取帘钩更高轴。 |
| 石头城下柳萧疏,久客怀归念远途。 乡梦每生钟断后,客愁偏在酒醒初。 扁舟暮雨青衫薄,折苇凉风白鸟孤。 拟共丘园寻别业,临岐相送独踟蹰。 |
| 数丛芳草在堂阴,几处闲花映竹林。 攀树玄猿呼郡吏,傍谿白鸟应家禽。 青山看景知高下,流水闻声觉浅深。 官属不令拘礼数,时时缓步一相寻。 |
| 踏破门前苔藓斑,寻曦不值只空还。 行云过处青山湿,野水明边白鸟閒。 扪虱有人谈古道,挥蝇无路透禅关。 杖藜独背西风去,偶见苍官亦厚颜。 |
| 抽毫只合事黄麻,闲对清江惜鬓华。 山县军书前吏迹,墓堂文字老生涯。 荷锄还著乌纱帽,借舫尝依白鸟家。 闻道闭门春寂寂,卧听风雨送莺花。 |
| 二月风光暖正妍,楚乡醉梦忽醒然。 闲随白鸟行江上,偶为青山立槛前。 花影去年曾接树,橹声何处未归船。 行湘老子唤不应,愁绝一抹村南烟。 |
| 残阳浦里漾渔船。 青草湖中欲暮天。 看白鸟,下平川。 点破潇湘万里 |
| 小携樽酒作清游,行到方壶最上头。 山在断霞明处碧,水从白鸟去边流。 苦无妙句窥天巧,赖有名亭慰客愁。 从此江南添胜景,未应独数庾公楼。 |
| 极浦遥山合翠微,週乃秀色自清机。 长江淡淡吞天去,白鸟翩翩接翅飞。 屐齿苔痕犹故迹,露沙霜树映斜晖。 牧童何处吹羌笛,哧得巢禽不敢归。 |
| 纵目下看浮世事,方知峭崿与天通。 湖边风力归帆上,岭顶云根在雪中。 促韵寒钟催落照,斜行白鸟入遥空。 前人去后后人至,今古异时登眺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