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牛女心期与目成。 弥弥脉脉得盈盈。 今夕银河凭鹊度。 相遇。 玉钩新吐照云屏。 行旆雍容留宴语。 将暮。 方携珠袖到山亭。 寂寞江天正云雾。 回顾。 不应中有少微星。 |
| 黄竹弄口雨初晴,灵溪渡头水渐生。 两岸桑麻人著本,一川鸥鹭我同盟。 风环摇日浣纱影,云杵打波舂稻声。 少日经行浑草草,暮年归路不胜情。 |
| 司命湘君各有情,九歌愁苦荐新声。 如何不救沈江祸,枉解堂中许目成。 |
| 春来脉脉示轮囷,满地飞英委玉尘。 荀令香残端有意,石家锦碎更堪珍。 目成霄汉星前石,肠断骊驹掌上人。 我久飘零本憔悴,为君今日恨轮巾。 |
| 横枝借与月传神,相对无言自目成。 好在玉壶清夜里,冷香孤艳浸空明。 |
| 兼旬病目成鸩媒,竟日掩书风为开。 端如猩猩畏机阱,爱酒着屐须一来。 信手翻书未终叶,春风已学生牙颊。 笑同黄卷且寻医,免使鹪{潦氵换右换鸟}翳蚊睫。 |
| 不知香靥为谁开,衫染鹅黄巧翦裁。 但得目成兼色授,何妨顷刻耻樽罍。 |
| 日出西山雨,无晴又有晴。 乱山深处过清明。 不见彩绳花板、细腰轻。 尽日行桑野,无人与目成。 且将新句琢琼英。 我是世间闲客、此闲行。 |
| 西风引袂涼云起,鸳浆扶船浮渌水。 露沁花脂茜粉香,满柄锋芒刺葱指。 红绡半妥金钏明,堤上六郎闚唱声。 湘中暮雨欢期失,各自东西空目成。 船荡波心烟漠漠,归路花从唱边落。 绿艳红妖江水深,水底灵均庆不觉。 |
| 君家玉臂贯铜青,下客何时见目成。 勤把铅黄记宫样,莫教弦管作蛮声。 熏衣渐叹衙香少,拥髻遥怜夜语清。 记取北归携过我,南江风浪雪山倾。 |
| 高楼可岧嶢,一柱西北隅。 横当子午道,峻直参井墟。 曲琼卷飞霞,俨俨仙人居。 上通三重阶,下荫十二衢。 傍楼玉箫女,织翠纷华裾。 仙人雇之笑,授以青琅书。 遡言欲从之,媒拙而于理疎。 丹梯目成久,须凭大垂手。 |
| 江边一树。 愁绝黄昏谁与度。 琪树琼枝。 不受雄蜂取次欺。 风前望处。 直恐乘风吹得去。 能动诗情。 故与诗人独目成。 |
| 阿谁曾见。 马上墙阴通半面。 玉立娉婷。 一点灵犀寄目成。 明朝重去。 人在横溪溪畔住。 乔木千章。 摇落霜风只断肠。 |
| 紫阳礼编甫尽卷,亟偿通典平生愿。 增损温公鉴目成,要把二岩书贯穿。 夜灯览彻六一文,眉出钜集思重见。 七书卷帙二千余,加我三年当阅遍。 尔来两目渐眵昏,一一手钞宁敢倦。 固知衰颓力不胜,其奈嗜好顽难变。 又恐贪多或溺心,闭阖时烧香一篆。 |
| 绛囊团窳社边得,持归广文破枯寂。 三人舌本有雌黄,一引胸次还虚白。 平生目成惟素书,迩英能事知有余。 欻然长啸风裂石,黟山方卧小於菟。 |
| 休沐来寻九里松,故因晴日觉晴容。 寒余浅水红衣尽,淡抹轻烟紫翠重。 倦向山僧谈白叶,归从逋客醉黄封。 尘埃眯目成深省,何处招提鸣昨钟。 |
| 嵩峰何其高,峰高气尤清。 念昔秋欲老,从公峰下行。 古木上参天,哀禽报新晴。 修涂云外转,槁叶风中零。 曛黑度伊水,眇然古今情。 黎明出龙门,山川莽难名。 信美非吾土,顾瞻怀楚萍。 美人天一方,伤哉谁目成。 黄缓我聊尔,白鸥公勿惊。 糟醨可餔啜,古人忌偏醒。 |
| 学似卿家宜有法,人如我辈岂无情。 新诗早自推心服,幽会知谁付目成。 |
| 夜半幽梦觉,稍闻竹苇声。 起续冻折弦,为鼓一再行。 曲终天自明,玉楼已峥嵘。 有怀二三子,落笔先飞霙。 共为竹林会,身与孤鸿轻。 秀语出寒饿,身穷诗乃亨。 禅老复何为,笑指孤烟生。 我独念粲者,谁与予目成。 |
| 煌煌洛阳城,衢术万国通。 车尘日交鹜,襟期那易同。 目成者谁欤,言笑春怡融。 我自商声歌,群亦手丝桐。 西风忽以厉,高情逐云鸿。 轰笔金銮坡,一麾沧海东。 补过要汲直,草诏须陆公。 盈庭愕相顾,蹇蹇胡不容。 君去我独留,我阙谁与攻。 况复狗尾续,羞颜莲炬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