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三月天寒尚腊衣,钱塘游子叹斜晖。 柳间苏小无由见,惹得杨花满袖归。 |
| 秋负吹客客思家,破帽从渠自在斜。 肠断故山归未得,借人篱落种黄花。 |
| 新春三六庆生申,曾立螭头作这臣。 论谏独先闻药石,代言何上见丝纶,汉星今日仍和虏,蹇叔当时最虚秦。 万古波涛看砥柱,祝君不必假灵椿。 |
| 五十一回春梦中,兄悲子哭愬东风。 别司制敕归天上,不共尘凡住哉中。 幌拂幽弦琴自语,奁遗残粒药无功。 松飔九里凄歌薤,依旧西湖不负公。 |
| 一节铸黄金,翩然别禁林。 几于言事日,已作去朝心。 有识愁虽结,无惭喜自深。 江边瞻使者,谁不敬曾参。 |
| 因秋又动长年情,老却於秋分外清。 病骨汗销衣亦健,水窗影净日添明。 有声无谱寒蛩切,似定还狂暮叶轻。 不为鲈鱼未归得,问言微宦欲何成。 |
| 英英批凤杰,遗懿诵高堂。 淑质宗姻慕,慈怜寿凯康。 委蛇瞷夫子,勤苦养尊章。 驹隙八旬促,兰陔怆陨霜。 |
| 忧国诚如此,忧民事可知。 政苛纷蠹螫,官墨厌膏脂。 谁谓长城在,不扶元气衰。 天颜还咫尺,时听远猷驰。 |
| 识度追诸老,文章用一班。 志心深国计,正论豫时艰。 将指顾忧地,登车慷慨间。 却闻涂巷语,有诏命公还。 |
| 遐年畀东榻,流庆羡停储。 吊者九皋唳,幽夫百岁居。 鱼轩川上逝,石窌墓前书。 绝妙斯铭勒,宁惟崔蔡如。 |
| 久别番君国,山川远间之。 惟应残梦里,壹似旧游时。 方草淮南诏,难酬渭北诗。 都忘今契阔,但记昔追随。 |
| 老欠人书债,惟公幸恕之。 不逢斩窗处,即值揽衣时。 胆薄书行诏,才悭倚合诗。 自怜双鬓秃,犹忝属车随。 |
| 市屋炎蒸极,爱眠官署亭。 洒泉清坐石,疏纸出危棂。 露草有尘色,风枝无动形。 怀人兼述句,钟尽钥开扃。 |
| 又抛蓑笠出山来,那得江鸥不见猜。 一醉真成吞溟涬,三人曾共住蓬莱,翰林词伯玉为骨,直指绣衣霜作台。 莫笑樵溪穷太守,短篷烟雨亦佳哉。 |
| 人物依然元佑中,莺边系马亦金狨。 相君惟忆刘夫子,学士须还儋秃翁。 翰苑鹤天双鬓雪,玄都燕麦几春风。 老来始得文章力,前有欧公后益公。 |
| 手携漫刺访朝官,争似沧洲把钓竿。 万事看从今日别,九原叫起古人难。 菊花到死犹堪惜,秋叶虽红不耐观。 多谢天公怜客意,霜风未忍放深寒。 |
| 大椿凌千秋,灵芝竞三秀。 书传递夸诩,垂芳古今宙。 贵耳但奇奇,相马失之瘦。 谁知楚醒花,远避汉金酎。 择交得素节,彼哉怀春诱。 夫君全德馨,内美本吾有,姑置芝与椿,秋兰岁相寿。 |
| 郁郁千丈松,植根在崇冈。 清阴亘十亩,直干凌穹苍。 好风一披拂,声韵谐宫商。 古来成大厦,此物宜栋梁。 不待岁月久,共看柱明堂。 微木有石楠,枯崖饱风霜。 三百甲子馀,围才拱把强。 大楹分难充,一桷庶可当。 傥容附松末,虽晚庸何伤。 |
| 制兼内外文章伯,远过当年高侍中。 运笔不停池水黑,举觞未厌酒珠红。 泛舟但仰膺门峻,登岘夫何湛辈同。 傥以言诗许商赐,诗工宁复恨人穷。 |
| 清时天上诏书稀,曲水从游许布衣。 插羽满浮寒食酒,倚栏同忆故山薇。 碧桃绕观春风静,柔櫨摇汀夕照微。 慨想兰亭如昨日,沙鸥飞下钓钱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