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心具良知所性根,若非穷理亦能昏。 心须物格无余蕴,藩蔽开除本体存。 |
| 获自野罗知性巧,饲之鲜食已恩丰。 下鞲未便随人意,须是经春更一笼。 |
| 药知性亦病知源,谁管尸灵骨已寒。 痛下一针双眼活,耆婆应未得其传。 |
| 尝於劝耕日,杯酒祝骚人。 年与我俱老,友惟君最仁。 种莲知性静,吟草见天真。 处世安如此,鬓毛应耐春。 |
| 执卷何人不读书,能知性者又何如。 工居天下语言内,妙出世间绳墨馀。 陶冶有无天事业,权衡治乱帝功夫。 大哉赞易修经意,料得生民以后无。 |
| 清心玉映许谁同,更有飘飘林下风。 政尔高情协宗老,故宜嘉遯乐庞公。 远谋蚤识身为重,晚境还知性亦空。 已拟张林碑妇德,合归彤史巨编中。 |
| 决事神明速,任人金石坚。 天机先兆腾,圣度蕴渊泉。 仁义生知性,恩威独化权。 乾坤无毁息,长与大名传。 |
| 瀼界东西境,人分远近村。 关头千古路,夹口百川门。 风定江知性,云开日返魂。 客愁秋更剧,一望一神昏。 |
| 了生始可言常事,知性方能议大猷。 只此长川无昼夜,为谁驱逼向东流。 |
| 山菜寻常见眼明,使君偏赐况新生。 野人屈指皆知性,老圃从头不识名。 五鼎减来为异味,一笔添出称闲情。 儿童笑道真嘉馔,诗思因餐觉转清。 |
| 宋子勃窣,心有古镜。 朝四暮三,为笑不竞。 於一捻一,犹著禅病。 探丸起死,味药知性。 忧患不入乎杯中,抱胡琴而风听。 若乃脱冠袒裼,扪虱应客,目如愁胡,拊髀而呼。 是必追橡栗於云杪,探水月於江湖,然後怏於心与。 |
| 欲觅存心法,当自尽心求。 此心尽处,豁地知性与天侔。 行尽武陵溪路,忽见桃源洞口,渔子舍渔舟。 输与逃秦侣,绝境几春秋。 举全体,既尽得,要敛收。 勿忘勿助之际,玄牝一丝头。 君看天高地下,中有鸢飞鱼跃,妙用正周流。 可与知者道,莫语俗人休。 |
| ...即理气,其义明且精。 元亨利贞理,因时有足徵。 生长敛藏气,依理常偕行。 仁礼义知性,一初同圣氓。 恻隐至羞恶,辞让是非情。 天人二而一,如射中鹄正。 奈何天无心,人欲易缠萦。 无心自无妄,通复皆一诚。 吁嗟其有欲,天理随榛荆。 |
| ...无尺齐。 受水通灌盍预备,堤防以石堰筑泥。 顾不此信信偶木,鴃舌呗诵淫比屋。 岂知性本依人行,方信之中神所宿。 大云遮日雷无声,兼旬望霓忧群生。 更兼五日天不雨,原无黍稷田无炕。 田里倚龙为人命,百拜哀鸣聒龙听。 忽焉夜雨一沾濡,咸谓卧龙今睡醒。 胡为诘朝天晦冥,飓母横挟扬威灵。 撼山崩谷发庐舍,掀播两间摧万形。 初谓得雨龙... |